野钓经常钓不到鱼? 未必是饵料不够“香”, 这个原因至少占了八成

钓不到鱼的原因较多 , 可能天气不对 , 导致鱼的觅食状况比较差 。 或者是钓位原因 , 导致周围根本没大鱼 。 抛开钓鱼的两大基本因素 , 更多因素都是因为“挡口”导致的 。 挡口 , 大致可以理解为鱼的进食“障碍”比较大 , 不能顺利就饵 。 在实际垂钓中 , 很多因素都会造成挡口的现象 。
野钓经常钓不到鱼? 未必是饵料不够“香”, 这个原因至少占了八成
文章图片
一、鱼钩
选择鱼钩有钓大鱼用大钩 , 钓小鱼用小钩的说法 。 如果鱼的体型比较小 , 那开口幅度也一定不大 , 使用较大的鱼钩一定会挡口 , 会出现鱼无法轻松吃钩的情况;如果用小钩来钓大鱼 , 提竿时容易出现“滑钩”的情况 , 鱼钩被拉出来 , 但是没有勾到鱼嘴 。 关于鱼钩的大小 , 有选择鱼嘴三分之一的说法 , 其实也未必正确 , 跟季节也有很大关系 。 比如冬钓鲫鱼 , 低温季节鱼开口的幅度和吸食饵料的力度都不如其他季节 , 需要使用细条小钩 , 鱼钩要小而且轻 , 这样才能确保鱼可以轻松的就饵 。 所以在钓鲫鱼时 , 经常会出现更换子线、鱼钩之后马上就有口的情况 。
野钓经常钓不到鱼? 未必是饵料不够“香”, 这个原因至少占了八成
文章图片
野钓经常钓不到鱼? 未必是饵料不够“香”, 这个原因至少占了八成】二、子线
子线挡口 , 会出现在2个地方 。 第一就是粗细问题 , 子线粗就会比较硬 , 那么异物感就会比较强 , 也会增加鱼吃钩的困难程度 , 也会出现快速吐钩的情况 , 经常会造成钓不到鱼的情况 。 比较典型的就是钓鲢鳙 , 鲢鳙的垂钓原理是饵料雾化悬浮在半水 , 鱼钩“埋伏”在雾化的饵料水层 , 当鲢鳙大口过滤食物时 , 会把鱼钩喝入口中 。 如果子线比较硬的话 , 就一定会出现不能把鱼钩喝入口中的情况出现 。 所以在钓鲢鳙时 , 如果鲢鳙体型较大 , 最好使用强度够而且柔软的pe线 。
野钓经常钓不到鱼? 未必是饵料不够“香”, 这个原因至少占了八成
文章图片
第二是子线的“状态”问题 , 子线是绷直、松弛还是躺底 , 也会影响是否出现挡口的情况 。 比如冬钓鲫鱼不钓灵 , 就算细线小钩也不能钓灵 , 因为钓灵时子线处于绷紧拉直的状态 , 鲫鱼需要很大的力度也未必能把饵料吸入口中 , 无法就饵自然也就放弃了 。 如果稍钝 , 子线松弛弯曲时 , 饵料、鱼钩躺底 , 鱼只需要轻轻一吸 , 钩饵就能顺利入口 。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传统钓鲫鱼 , 在冬季搭配钓组时比台钓会大很多 , 但是依然会有极高的中鱼率 。 这是因为传统钓中喜欢使用铅坠躺底的钓法 , 子线、钩饵躺底 , 这种状态下鱼可以很轻松的就饵 , 垂钓效率并不低 。
野钓经常钓不到鱼? 未必是饵料不够“香”, 这个原因至少占了八成
文章图片
在野钓大鱼时 , 也会出现挡口的显现 , 结果就是全天一口都没有 , 真的未必是没鱼 。 可能就是钓组过粗导致的 , 也可能跟调漂有关系 。 应对方法有2个 , 第一是使用单钩通线钓组 , 也叫无结线组 , 这种线组的好处时鱼线拉力没损失 , 可以用比较细的线实现钓大鱼的目的 , 鱼线更细自然挡口的情况就会比较少 。 第二是看钓法 , 如果采用大跑铅、跑铅、双铅等铅坠躺底的钓法时 , 其实可以使用较粗的子线 , 因为这种状态下最不容易出现挡口的现象 。 如果铅坠悬浮的钓法 , 一定要注意子线要松弛弯曲 , 这样鱼类才比较轻松就饵 。
野钓经常钓不到鱼? 未必是饵料不够“香”, 这个原因至少占了八成
文章图片
三、调漂
调漂的本质是什么?表面上看是调整和钓目的关系 , 通过灵钝的变化来适应当前鱼情变化 。 其实调漂的本质是调整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效果 , 是触底 , 还是部分躺底 , 还是完全躺底 , 通过状态的变化 , 来“找口” 。 调漂中是有个矛盾的 , 如果钓灵 , 子线处于绷直的状态 , 信号传递最为迅速 , 但是这种状态容易出现挡口的现象 , 空枪可能较多 。 如果钓钝 , 鱼就饵会比较轻松 , 但是漂相传递会比较慢 , 提竿可能错过时机 。 所以调漂的矛盾就是在漂相明显 , 和高中鱼率之间找到一个大致的平衡 ,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找口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