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致敬劳动者 | 2022年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栾风顺:全心全意坚守训练一线,硬汉柔情持续输送优秀“摔跤手”

教练|致敬劳动者 | 2022年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栾风顺:全心全意坚守训练一线,硬汉柔情持续输送优秀“摔跤手”
文章图片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 五一劳动节前夕 , 市总工会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青岛市五一劳动奖和青岛市工人先锋号的通知》 , 表彰了一批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 市体育运动学校高级教练栾风顺荣获“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
教练|致敬劳动者 | 2022年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栾风顺:全心全意坚守训练一线,硬汉柔情持续输送优秀“摔跤手”
文章图片

回顾青岛摔跤 , 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 。 自青岛建市以来 , 摔跤即与百姓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 与武术同时起步和发展 。 自从上世纪80年代 , 青岛组建了国际式摔跤队 , 便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批优秀运动员 , 为青岛市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其中 , 教练员的付出占了很大比重 。 这支教练员队伍作为摔跤项目稳步发展的专业人才保障力量 , 过去、现在和将来 , 一直为青岛市摔跤运动注入源源不断的推力 。 栾风顺就是其中一员 , 他培养和输送了邓志伟、杨超强、王正涛等20余名优秀运动员进入省队、解放军队和国家队 , 为青岛、为祖国争光添彩 , 在二十多年的任教期间 , 他全心全意奋战在摔跤一线训练工作中 。
教练|致敬劳动者 | 2022年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栾风顺:全心全意坚守训练一线,硬汉柔情持续输送优秀“摔跤手”
文章图片

一天被摔几百次 他从不叫苦
1971年出生的栾风顺是青岛莱西人 , 15岁那年 , 他加入青岛刚组建不久的国际式摔跤训练队 , 从此在这方垫子上“一摔”就是大半辈子 。 运动员时期的栾风顺特别能吃苦 , 每天两练、三练都是家常便饭 , 起早贪黑 , 一天被摔上百次 , “全身每一块都酸疼 , 有时候动作没掌握好 , 受伤也是家常便饭 。 ”
即使困难重重 , 栾风顺也从未想过放弃 , 更没有偷懒 , 而是加倍刻苦练习 。 很快 , 他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冠军 , 并在全国锦标赛中多次获得奖牌 。
“摔跤是一个比较辛苦的项目 , 可以说吃不了苦的运动员不能练这个项目 , 据我多年观察 , 在全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的摔跤运动员 , 多数是农村来的、能吃苦的孩子 。 ”栾风顺说 。
教练|致敬劳动者 | 2022年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栾风顺:全心全意坚守训练一线,硬汉柔情持续输送优秀“摔跤手”
文章图片

宽容风的“硬汉” 培养出多个冠军
1994年 , 栾风顺转型成为摔跤教练 , 他将能吃苦、敢拼搏放在选材第一位 。
国际大赛上获得首枚自由式摔跤奖牌的邓志伟便出自他麾下 。2003年 , 邓志伟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青岛训练队 , “不论是形态、力量还是基本测试都能看出这孩子是个好苗子 。 ”栾风顺回忆 , 尤其是他的跤感特别好 。 一开始 , 这个15岁的少年也特别自觉 , 训练从不迟到 , 更不会偷懒 。 可渐渐地他染上了网瘾 , 有时候晚上偷偷跑出队去上网 。 栾风顺看在眼里 , 急在心里 , 不停开导他 , 没事就找他聊天、谈心 , 劝他喜欢上网可以利用周末休息时间 , 决不能耽误训练 。 邓志伟也特别懂事 , 慢慢克制住了网瘾 , 训练更为刻苦努力 。
作为一名摔跤教练 , 在外行眼里 , 栾风顺应该是严格、铁面的硬汉形象 , 然而事实上 , 这位莱西汉子走得却是“宽容风” , 不苛刻 , 更很少训罚队员 。 “其实心里明白 , 教练员不严厉 , 孩子的训练目的往往达不到 , 而且着急的时候也免不了发火吆喝 , 但真到了训罚的时候 , 看着孩子吃苦又觉得心疼 , 不忍心再罚 。 ”栾风顺笑着说道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