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陈艾森,今年毕业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 一批批年轻运动员们在奥运会的大舞台上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英姿和风采 , 以奋斗的姿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
对于95后男子跳水运动员 陈艾森而言 , 2021年或许是不平凡的一年:东京奥运会摘银 , 他心酸却不失落;全运会夺金 , 他激动于广东跳水男女队携手登顶 , 也为完成恩师的遗愿潸然泪下 。 近日 , “广州仔”陈艾森在广东跳水项目管理中心接受了南都、N视频采访人员专访 。
从跳水赛场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到奥运会上摘金夺银的“老将” , 陈艾森言辞间少了分张扬 , 多了分稳重 。 “我只是比较幸运 。 ”轻描淡写背后 , 是他无数个与伤病斗争的日夜 。 走在这条跌宕起伏的冠军路上 , 陈艾森也曾两度萌生退役的念头 。 走出赛场 , 他明白跳水只是一段人生经历 , 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
男子|陈艾森,今年毕业
文章图片

一鸣惊人
“我小时候是很怕水的 。 ”陈艾森告诉南都采访人员 , 因为手臂脱臼 , 7岁时 , 他从体操转练跳水 。 小时候的他 , 为了克服对水的恐惧 , 光是游泳就学习了很久 , “那时只要听到说去游泳馆 , 我就扒着家门 , 说我不要出去” 。
渐渐适应泳池的陈艾森 , 回忆起第一次站上10米台的情景 , 他笑称和大部分初学者一样 , “都是被教练扔下去的” 。
无数次走上高台再一跃而下 , 在外人看来枯燥而又繁重的训练生活 , 陈艾森在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了4年 。 2006年 , 11岁的陈艾森进入广东跳水队 。 然而 , 在省队浮沉6年 , 他始终没有获得进入国家队的机会 。
彼时陈艾森正陷入两难境地:自己已是一名适龄大学生 , 却面临着竞技水平难以提升的窘境 。 当身边的同龄队友已经跳出成绩 , 其中不少人已入选国家队 , 他却“看不到在省队的自己有任何进步” 。
当时的他只给了自己两个选择:要是有机会上国家队 , 就加油拼命练;要是上不了国家队 , 就果断退役 。
憋着一股劲 , 陈艾森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中一人独得男子个人全能、男子双人十米跳台季军 。 天赋和多年努力终于被看见 , 全运会结束后 , 国家队正选名单出炉 , 陈艾森的名字赫然在列 。
入选国家队则意味着投入到更激烈的竞争中 。 陈艾森则说 , 初进国家队时 , 兴奋与激动盖过了一切 , “没有不适应 , 只感觉自己要铆足劲去训练” 。
作为全能型运动员 , 陈艾森既要专注跳台和跳板的训练 , 也要兼顾双人和单人的项目 。 陆上两百跳 , 水上一百跳 , 每天泡在训练馆里的6到7个小时 , 仅仅是他在国家队一天的基本训练量 。
日复一日的埋头苦练为他争取到出战奥运会的机会 。 2016年 , 首次参加奥运会的陈艾森一鸣惊人 , 在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 , 他搭档队友林跃夺得冠军 。 随后在竞争更大的男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 , 他顶住压力 , 以最后一跳108分的满分成绩牢牢将金牌握在手里 。
年仅21岁的陈艾森 , 成为在单届奥运会上同时夺得男子单人、双人十米台冠军的第一人 。
陷入低谷
里约奥运会“一战成名” , 陈艾森并没有停下冲金的步伐 。 2017年布达佩斯世界游泳锦标赛 , 他搭档杨昊夺得男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 。 随后在同年8月举行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上 , 陈艾森一举拿下男子单人、双人10米跳台和男子团体三个冠军 , 并在男子单人10米跳台上跳出613.55分的个人最佳成绩 。
回看过往的辉煌成绩 , 如今的陈艾森少了分张扬 , 多了分稳重 。 “优秀的运动员太多了 , 不只是我 , 大家都很努力训练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