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有什么风俗习惯?鄂温克族的来历习俗( 二 )


鄂温克族的饮食
纯畜牧业生产区的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 , 每日三餐均不能离开奶茶 , 不仅以奶茶为饮料 , 也常把奶茶加工成酸奶和奶制品 。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 。最常见的吃法是将提取的奶油涂在面包或点心上食用 。
肉类以牛羊肉为主 。过去每户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来只羊和两头牛 。冬季到来之前是鄂温克族大量宰杀牲畜储存肉类的季节 。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肠、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
居住在北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 , 完全以肉类为日常生活的主食 , 吃罕达犴肉、鹿肉、熊肉、野猪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飞龙、野鸡、乌鸡、鱼类等 , 食用方法也与牧区略有不同 , 其中罕达犴、鹿、狍子的肝、肾一般都生食 , 其他部分则要煮食 。
鱼类多用来清炖 , 清炖鱼时只加野葱和盐 , 讲究原汤原味 。鄂温克族很少食用蔬菜 , 仅仅采集一些野葱 , 做成咸菜 , 作为小菜佐餐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 , 主食渐被面食如:面条、烙饼、馒头等所代替 。
鄂温克族都以奶茶为饮料 , 饮用时根据个人的口味再加黄油、奶渣 。此外 , 还饮用面茶、肉茶 。林区的鄂温克族还饮用当地特有的驯鹿奶 。
鄂温克族传统炊餐用具别具特色 , 有用罕达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 , 鹿角做成的酒盅 , 犴子肚盛水煮肉、罕达犴筋缝制的鹿皮盛粮口袋 , 桦木、皮制的各种碗、碟等 。如今瓷、铝、铁、塑料制品已广为使用 。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 。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 , 其余从事农耕 。
吃饭时 , 全家人围绕火堆席地而坐 , 在三角架上吊着铁锅 , 将捕获的驼鹿或其它猎物切成肉块 , 放入沸滚的锅里涮着吃 。涮出的兽肉多挂着缕缕血丝 , 半生半熟 。人们认为这样吃不仅营养丰富 , 而且容易吸收 。
剩余的大量兽肉 , 鄂温克人晾晒成肉干和肉条 , 贮存起来慢慢吃 , 外出狩猎时 , 把它装在鹿包兜里当干粮 。
鄂温克族的节庆
鄂温克族节日主要有祭敖包、阴历年和“米阔勒”节和瑟宾节等 。祭敖包时要宰牛、羊作祭品 , 祈求人畜平安 。每次敖包会上还要举行赛马、摔跤等活动 。“米阔勒”节是生产节日 , 每年夏历五月二十二日举行 , 这一天要给马烙印、剪鬃、去势、除坏牙 , 给羊剪耳记号等 , 并举行宴会 。瑟宾节是每年的6月18日 , “瑟宾”是鄂温克族语 , 意为“欢乐祥和” 。瑟宾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 , 这天人们会身着盛装参加聚会 , 由酋长来主持节日 , 节日上会有抢银碗 , 米日干车 , 赛马等各种体育竞技 。还有人们特别注重的祭拜火神 , 祭拜祖先的仪式 , 之后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
除春节等节日与邻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 , 鄂温克族特有每年6月18的瑟宾节和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米调鲁节” 。“米调鲁”是欢庆丰收之意 。节日期间 , 人们要身着盛装 , 男人们要进行剪马鬃、马尾活动 , 届时牧民家家都要备下丰盛的酒肉 , 宴请亲朋好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