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成年人的悲哀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白话文小说 。之中的很多句子都至今为人所经常用 。而孔乙己,在很多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旧时代读书人的际遇 。
孔乙己是何人呢?原本就是一个没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因为他姓孔,人们就从当时流行的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给他取了个孔乙己的名字 。而这篇小说,是以“我”这个酒馆伙计的身份,去看孔乙己这个人物人生浮沉 。

重读《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成年人的悲哀

文章插图
鲁迅先生开头先介绍了酒馆客人们的一个情况,“短衣帮”站在外面喝酒,弄点下酒菜;只有长衫的顾客才能进店慢慢地坐着喝酒吃菜 。
而孔乙己是什么情况呢?鲁迅先生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我一直认为是现代文学写得最好的介绍 。站着喝酒,表示孔乙己的经济状况和“短衣帮”差不多,承担不起坐喝的价钱,却又穿着长衫,来显示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的“不一样” 。短短数字,一个矛盾的孔乙己便也跃然纸上了 。
孔乙己的矛盾性,是我们接下来分析“笑”这一关键行为的前提 。
重读《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成年人的悲哀

文章插图
文中有那些人“笑”他?
我们不妨列举一下,外面的短衣帮,长衫主顾,孩子们,掌柜还有“我”这个伙计 。文中出现的人群,都在“笑”他 。而笑的原因,却是各不相同 。
“我”的笑“我”是谁?一个小伙计,咸亨的一个小伙计 。“我”其实在咸亨酒店里,是没有地位的 。鲁迅先生首先介绍了“我”的一个情况,我是一个因为不够机灵而温酒的小哥儿,因为严肃的掌柜和没有好声气的主顾,平日很难笑一次的伙计 。
重读《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成年人的悲哀

文章插图
所以孔乙己一来,是“我”唯一可以笑而不被骂的时候了 。所以“我”笑,是平时严苛生活的一种放松 。但是如果鲁迅先生只想表达于此,那就浮于表面了 。我们接着看关于我的另一个情节——“茴”字的写法 。
当孔乙己来问“我”,茴字怎么写的时候,我的反应是很出乎意料的 。我的想法不是写给他看,来证明自己会写,而是思量着“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
重读《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成年人的悲哀

文章插图
这个想法是很值得玩味的 。这个“配”,说明了一个悲哀的现实,尚且年轻的我,备受边缘的我,在面对孔乙己的时候,反应却不是感同身受,而是“你配吗?” 。都是苦命人,却还是要分个三六九等出来,可以看出,我内心已经是个合格的“奴才”思维了,所以后面情节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做了“奴才”的人自然不会想当掌柜的事,奴才怎么能想做主子的事呢?好好的温酒也就是了 。
从刚开始那个不机灵的伙计,我那颗本来天真的心,被那个社会,无情的吞没了 。“我”的笑,在某种意义上,是已经不知不觉做了“奴才”的人对一个做不成奴才的人的嘲笑 。
“短衣帮”的笑什么叫“短衣帮”?是劳动者,是那些做工的人 。
“短衣帮”在鲁迅先生的介绍里,是“好说话但又斤斤计较”的人 。孔乙己在行为上是“短衣帮”的行为,却在精神内核上看不起“短衣帮”们 。所以人家“短衣帮”会监督着有没有掺水,而孔乙己则是排出九文大钱,一副长衫主顾的做派 。“短衣帮”自然看不起这样穷酸的文人,语言上多加嘲讽自然也是常态,都是一样站着喝酒的人,你干嘛就是那种高人一等的做派?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