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对人体也是有作用的 日常到底需不需要掏耳朵

人人都会有耳屎 , 耳屎是怎么形成的?耳屎需要人为掏掉吗?当“耳屎”积聚较多时 , 就会发痒 , 条件反射 , 人们就会去掏 , 而且很爽 。掏耳朵看似非常简单 , 每人都会做 , 只是不知道方法对不对 。下面和360常识网一起来看看关于耳屎的那些事儿 。

耳屎对人体也是有作用的 日常到底需不需要掏耳朵

文章插图
耳屎的形成
外耳道外1/3软骨段部位的皮肤和我们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不一样 , 该部位分布有一种汗腺叫耵聍腺 , 类似皮肤的皮脂腺 , 能够分泌一种油脂 。刚从耵聍腺吐出来的分泌物 , 外形类似蜡 , 和皮脂腺排出的油脂混合在一起 , 形成很薄的一层附着在皮肤表面 , 这就是原始的耳屎 。
这些耳屎与耳道内的尘埃、脱落的皮肤碎屑拈在一起 , 干燥后就成为一小块一小块淡黄色疏松薄片状耳屎 , 也就是我们掏耳朵时看到的耳屎 。不过还有一种耳屎是湿的 , 主要是耳朵部位的耵聍腺和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的 , 分泌物尚未干燥后积满在外道眼 , 凝聚成团 , 掏耳朵时感觉耳屎有点湿乎乎的 , 俗称“油耳” 。

耳屎对人体也是有作用的 日常到底需不需要掏耳朵

文章插图
耳屎的3大作用
1.抵抗细菌、病毒
耳屎富含油脂 , 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 , 赋予外耳道抵抗细菌、病毒侵害的作用;
2.阻挡异物入侵耳内
耳屎所含的油脂能滋润外耳道皮肤上的细毛 , 这些茸茸的细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屎 , 能阻挡由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 , 挡住昆虫进入外耳道 。
另外 , 耳朵不小心进水时 , 耳屎还可以阻挡脏水的侵入 , 并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发生 。
3.保护鼓膜
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变窄 , 对传入的声波能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 , 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 。
此外 , 富含油脂的耵聍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 保证耳道深处的鼓膜不致变干 , 从而使鼓膜处于最佳运动状态 。

耳屎对人体也是有作用的 日常到底需不需要掏耳朵

文章插图
日常不需要掏耳朵
耳屎其实是保护耳朵的防线 , 潜意识中 , 大部分人把它当成了人体的废弃物 。其实 , 建议是不要经常掏耳朵 。耳屎缓慢地从耳道内移向耳道口 , 累积到一定程度 , 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 , 会不断脱落排出耳朵外面 , 不用担心堵塞耳道影响听力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 , 如果一味去掏 , 反而可能损伤局部的软组织 , 引起外耳炎甚至鼓膜部位炎症 , 影响听力 。
此外 , 经常掏耳朵还可能会引起耳屎的分泌异常 。对于耳屎被尘埃、脱屑包裹后形成的比较硬的耵聍 , 堵塞在外耳道部位时 , 可能会影响听力 , 这时候应该去耳鼻喉科让医生帮忙使用特定的器械取出来 , 建议不要自行掏硬度太强的耳屎 。

耳屎对人体也是有作用的 日常到底需不需要掏耳朵

文章插图
掏耳朵的四个误区
误区1
鼓膜破了 , 一定会耳聋
正解:掏伤鼓膜 , 听力下降
坊间对鼓膜的认识是 , 一旦鼓膜破裂了 , 听力就没有了 。其实并非如此 , 鼓膜损伤在日常中是一件相当平常的事情 。很多人在掏耳朵时掏得太深 , 碰到耳膜很痛 ,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在鼓膜上戳了个小孔 。鼓膜的功能是扩发音量、增强听力 , 它的破损甚至破裂只会影响听力 , 但不会完全导致失聪 。一般人掏耳朵时不小心在鼓膜上弄破一个小洞 , 一般来说3个月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复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