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是运动的分界线

如果你还没满35岁,那赶快迈开你的步子吧,因为你还有机会创造你跑步生涯里的最好成绩 。
很多竞技项目的运动员在他们的35岁左右就渐渐在竞争中被抛弃,但是在马拉松的赛道上,你总是能见到一帮奋勇向前的“老头子” 。
那么,到底在马拉松的跑道上多大年纪才算是“黄金年龄”?
近日,一群来自欧美的顶尖体能训练师、数据分析师、教练和运动员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通过合理训练,35岁才是你的跑步生涯巅峰 。
35岁后每10年运动水平下降10%
国外运动学家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对于一名跑者而言,35岁是他的分水岭 。
“不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业余跑者,在35岁之前你都有机会达到你跑步生涯的巅峰状态 。”来自美国马凯特大学的运动科学博士桑德拉?亨特说道 。
在一项针对300757名跑者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在35岁之后,即使进行同样水平的训练,跑者们每十年的运动水平会下降10.5%到14.8% 。
不过在马拉松的赛场上,并不是越年轻就越有优势 。如果没有发育完善的身体,没有强大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要完成42.195公里的路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不要说创造自己跑步生涯的最好成绩了 。
35岁后的体能退化是制约跑者的关键
事实上,35这个数字并不是空穴来风 。经过长期的研究,运动学家们发现经常跑步的人在35岁之后的身体状况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
跑者们感受最明显的就是自身在运动中的有氧代谢能力明显下降,而有氧代谢能力直接影响到跑者的耐力 。
“这是由于你的最大心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亨特博士说道,“很遗憾,这是不能人为改变的因素 。正是因为你的最大心率不断下降,你的运动强度也随之不断下降 。”
其次是肌肉质量的变化 。这通常表现为跑者们在完成马拉松之后需要比以前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恢复 。
“简单的说,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特别是到了35岁之后,你的肌肉中的肌糖原也随之减少,从而所能提供的能量就减少了 。”运动生理学博士乔纳森?杜加斯解释道 。
“除此之外,年龄增大后血流量的减少也使得肌肉所能得到的用来进行修复的能量大大减少 。这也是造成肌肉质量变化的原因 。”
不过已经过了35岁的跑友们也不要太过泄气,因为这并不代表你们没有机会创造出好成绩了 。杜加斯博士指出,对于在35岁之前并没有受过高强度训练的跑友,他们在接受训练后在成绩上依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马拉松冠军有年轻化的趋势
其实,只要你认真回顾一下过往的一些国际马拉松赛的冠军,你就会发现曾有一段时间夺冠者的年龄基本上都在29岁到30岁之间的 。
在厦门马拉松上,夺得男子冠军的肯尼亚选手摩西?莫索普打破中国境内马拉松赛记录,他今年正要步入自己的而立之年 。
不过从2008年开始,这个规律被打破了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当年仅21岁的萨米?万吉鲁拿到奥运会马拉松冠军时,整个长跑届都为之惊叹 。而正是在“后万吉鲁时代”的长跑赛场上,越来越多的年轻冠军涌现了出来 。
据一项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08年,世界前100的顶尖马拉松选手的平均年龄接近30岁,而在2008年后,这个数据一下掉到了28岁 。不可否认,萨米?万吉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年轻人的榜样,让他们有冲动加入到长跑的行列 。
而如今,马拉松也成了一下受到年轻人喜爱的时尚运动 。在2013年,上海马拉松的的参赛人群中,20至40岁的参赛人数达到40%;而到了2014年,20至40岁的参赛者超过了60%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