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的精彩生活经历:“今日头条”也是他的“孩子”


张一鸣的精彩生活经历:“今日头条”也是他的“孩子”

文章插图
2011年是张一鸣人生的转折点 , 也是他事业的里程碑 。在经历了4次的“跳槽”后 , 他终于安静下来 , 一天到晚坐在电脑旁 , 一边像弹钢琴一样不停地敲动键盘 , 一边睁大眼睛在显示屏上寻找着他想像中那个无穷的世界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生性好动的年轻人停下自己跳动的脚步?在电脑中静静寻找自己那个心中的梦想的呢?原来有着商业敏感性的他在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发现 , 以前人们坐车 , 要不购一份报纸看 , 要不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看 , 或者有的人戴了个耳机在听音乐 。而眼下已流行电子阅读 , 捧着书报在看的人已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有很多人手里拿着个智能手机在看电子书了 , 这有多方便呀 。此后 , 张一鸣又从国家电信部门和网上查到 , 2011年出售的智能手机是2008年至2010年3年的总和 。刚好这一年 , 国家电信部门和相关单位 , 已陆续在国内多个发达城市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了 。思维敏感他便从中嗅到了商机:下一步 , 智能手机很大可能会取代传统的纸媒 , 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 , 而人和手机的对应关系即手机随身携带 , 个性化推荐的需求一定会骤增!
张一鸣的精彩生活经历:“今日头条”也是他的“孩子”

文章插图
机不可失 , 时不再来 。张一鸣当机立断 , 下决心投身于智能手机应用方面的开发创业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筹备后 , 2012年春天 , 张一鸣又带领老同学梁汝波等 , 开始了走出大学校园后的第五次创业 , 他给自己的公司起了个很有趣的名字——字节跳动 , 并出任公司的总经理 。在张一鸣看来 ,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 , 使人们面对的选择越来越多 , 面对信息超载 , 人们常常无所适从 。在这种情况下 , 信息获取方式将不再是传统媒体采用的人工编辑模式 , 而是更加智能和个性的自动化推荐 , 推荐引擎便开始展现技术优势发挥威力了 。“今日头条”就是他们打造的一个样板 。
张一鸣的精彩生活经历:“今日头条”也是他的“孩子”

文章插图
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 , 系统首先会采集海量的信息 , 然后通过数据挖掘 , 智能分析出每时每刻最热门最值得用户关注的资讯;其次 , 推荐引擎会根据用户以前获取信息的情况 , 建立起个人用户模型 , 两者结合 , 就能智能地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信息 , 有人将此形象地比喻为一千个人眼前会有一千个“今日头条” 。2012年7月 , “今日头条”获得SIG海纳亚洲等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2013年9月获得DST等数千万美元B轮投资;2014年6月3日 , 今日头条完成C轮融资 , 由红杉资本领投 , 新浪微博跟投 。此轮融资估值5亿美元 。张一鸣创办的“今日头条”从上线到拥有1000万用户只用了90天 。截至2015年4月 , “今日头条”已经在为2.4亿的忠诚用户服务 , 日活跃用户超过2000万 。
张一鸣的精彩生活经历:“今日头条”也是他的“孩子”

文章插图
张一鸣创办的今日头条没有编辑团队 , 不对内容进行人工干预 , 全靠算法学习进行个性化的机器推荐;也不进行内容的生产加工 , 只做内容分发渠道 。今日头条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就在于机器分发 , 基于大数据和算法进行个性化推荐 , 它不仅是一个新闻客户端 , 还是信息分发平台 , 是一家具有媒体属性的科技公司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