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哭的娃与不怎么哭的娃,长大后有哪些区别?


爱哭的娃与不怎么哭的娃,长大后有哪些区别?

文章插图
生活中,大家可能发现有的孩子“爱”哭,有的孩子“不爱”哭 。“爱”哭的孩子,也许会被贴上“玻璃心、脆弱、敏感”等标签,而不怎么哭的孩子,则被认为“勇敢、坚强、懂事” 。
其实,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哭泣是一种情绪表达方式,并不是什么坏行为 。孩子情绪是否容易激动,是否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等,也受到孩子个性和气质影响,都可以是正常的,也没有哪种特质是更有优越感的 。关于孩子的性格特质,更多请参见:
《小婴儿就能看出性格?是的!性格不同养育方法就不同,细节很重要》

爱哭的娃与不怎么哭的娃,长大后有哪些区别?

文章插图
图源:Shutterstock
所谓的“爱”哭还是“不爱”哭,也受主观感受影响,比如同样一个孩子,可能有的人认为是“爱”哭的,有的就可能会觉得是孩子的正常表现 。
其实,“爱”哭或者“不爱”哭本身也会随着孩子年龄增加而改变,比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情绪表达能力增强,哭得也就越来越少了 。
所以,看到孩子容易掉眼泪,又或者看到孩子不怎么哭,都不要轻易贴标签,更不要因此而预言孩子将来会怎么样,或者区别有多大 。目前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与证据来证明这二者之间有任何区别 。
对于孩子爱哭又或者不爱哭,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周岁后孩子哭了,如何科学应对 。今天简单来分享一下 。
01、关于哭
饿了、累了、不舒服了、病了等情况下,所有孩子都会哭 。而周岁后孩子,也可能会因为感到挫败、伤心、生气等情况而哭泣;因为情感需求而哭泣,比如想妈妈了、孤单了等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无法明确孩子到底为什么哭,尤其是孩子还不太会说话的阶段 。
所以,当孩子哭了,我们排查原因时,首先要除外生病、受伤等情况 。如果孩子看着不舒服,哭闹,但是又不清楚哪里不舒服了,要及时看医生 。
除了因为生病或受伤等原因哭,其他原因导致的孩子哭闹,大人还是有很多可以为孩子做的 。
爱哭的娃与不怎么哭的娃,长大后有哪些区别?

文章插图
图源:freepik created by cookie_studio
02、应对1-3岁的孩子哭
这个年龄段孩子哭的原因,与婴儿时期很相似,比如困了、饿了、累了、热了等 。当时,在这个年龄段,也可能是他们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表达挫败、尴尬、嫉妒等情绪 。
所以,确保孩子健康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尝试的有:
假如认为孩子可能是累了,试着安排孩子小睡,或者安静休息一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温馨的故事 。如果孩子是睡前哭闹,可以试着给孩子安抚或陪伴,更多可参见:《为什么宝宝明明很困却拼命反抗哄睡?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如果孩子是情绪爆发,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先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同时允许孩子一些时间平和下来 。关于情绪爆发,更多可参见:《孩子哭闹撒泼,打了骂了道理讲了都没用?试试这6招》
如果孩子是因为挫败感而哭闹,可以试试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跟孩子说,
“妈妈知道你是因为积木总是搭不上去,动不动就塌了,所以很着急、也很生气 。让妈妈陪你一起再来试试看” 。
说话的时候,记得用清晰的词汇来描述情绪,这样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绪表达,从而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