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对瓷器的品味 教你如何去鉴赏清雍正时期的瓷器,避免入坑

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

雍正对瓷器的品味 教你如何去鉴赏清雍正时期的瓷器,避免入坑

文章插图
雍正对瓷器的品味 教你如何去鉴赏清雍正时期的瓷器,避免入坑

文章插图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腹以下内敛,近底处外撇,玉璧形底 。内施白釉 。外壁青花装饰,通景绘枯树栖鸟图,栖落在冬日枯树上的山雀两两相对,野趣十足,别有情致 。底心施白釉,署青花楷书“雍正年制” 双行四字款 。
此瓶图案疏朗大方,画意生动自然 。
粉青釉尊
雍正对瓷器的品味 教你如何去鉴赏清雍正时期的瓷器,避免入坑

文章插图
粉青釉尊,清雍正,高13.3厘米,口径21.2厘米,足径11.6厘米 。
尊广口外撇,折肩,腹部呈六方委角形,束腰,圈足外撇 。通体满施青釉,只在肩部饰一道凸起的弦纹 。外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 。
此尊线条优美流畅,隽秀娴雅,在造型上颇具艺术韵味 。雍正时期的粉青釉瓷器是模仿明代永乐时期同类釉色品种的产品,但和永乐时期的粉青釉器物相比,雍正时期的粉青釉釉层更显纯润厚实 。
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头瓶
雍正对瓷器的品味 教你如何去鉴赏清雍正时期的瓷器,避免入坑

文章插图
雍正对瓷器的品味 教你如何去鉴赏清雍正时期的瓷器,避免入坑

文章插图
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头瓶,清雍正,高22.9厘米,口径4.2厘米,足径9.9厘米 。
瓶口呈蒜头形,短颈,硕圆腹,口、肩之间对称置如意耳,圈足 。瓶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粉青釉 。外壁以凸花装饰,口部为缠枝莲纹,颈部为卷草纹,肩部为如意头纹,腹部为缠枝莲纹,上结莲花四朵,近足处为莲瓣纹 。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
此瓶属清雍正时期新创的造型,轮廓线条富于变化而又不失稳重,釉面匀净莹润,凸花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颇具美感 。
炉钧釉铺首耳壶
雍正对瓷器的品味 教你如何去鉴赏清雍正时期的瓷器,避免入坑

文章插图
雍正对瓷器的品味 教你如何去鉴赏清雍正时期的瓷器,避免入坑

文章插图
炉钧釉铺首耳壶,清雍正,高23.5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10厘米 。
壶仿青铜器造型 。撇口,束颈,丰肩,腹下渐收敛,高圈足外撇 。肩部置对称象耳衔环,俗称“铺首” 。口、肩、腹、胫部凸起弦纹 。通体施炉钧釉,釉质凝厚,釉色以深蓝与浅蓝为主色融熔于一体,流动自然,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色彩斑驳 。外底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壶造型古朴,釉色素雅,其肩部以象耳装饰,寓意太平吉祥 。
炉钧釉是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一种瓷器颜色釉,盛行于乾隆时期 。因史籍中有“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的记载,故称“炉钧釉” 。其工艺是先以高温烧成瓷胎,挂釉后于低温彩炉中二次焙烧成器,釉面呈现紫红、月白、葱绿等色,因釉面流动,多种釉色融熔于一体,有的蓝中带红色斑点,有的青蓝色中闪现点点蓝斑,颇显华美 。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
雍正对瓷器的品味 教你如何去鉴赏清雍正时期的瓷器,避免入坑

文章插图
雍正对瓷器的品味 教你如何去鉴赏清雍正时期的瓷器,避免入坑

文章插图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清雍正,高20.1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9.5厘米 。
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 。颈、腹部各饰三道凸弦纹 。通体施窑变釉 。足内施酱釉,阴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 。
窑变釉是雍正时期在仿宋钧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品种,釉色比钧釉更加绚丽多彩,变幻万千 。此种窑变釉一直延续烧制至晚清 。这件窑变釉瓷器将铜红釉与月白釉紧密结合而形成了自然流淌的钧釉效果,长期以来被视为仿钧佳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