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被修改过,有“敦煌遗书”为证,古人为何要这样做( 二 )


因此,一些专家怀疑,“将进酒,杯莫停”这句诗,是由唐朝以后的文人修改标题后,刻意加进去的句子 。或者是先加了这个诗句,又觉得标题不妥,乘机修改了标题 。

李白《将进酒》被修改过,有“敦煌遗书”为证,古人为何要这样做

文章插图
在手抄本P2567版本里,《将进酒》的原题为《惜罇空》,全诗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 。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 。
钟鼓玉帛岂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
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 。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敦煌手抄本跟现在通行本,除了一些字词上的细微差别之外,最大的区别至少有三处 。
李白《将进酒》被修改过,有“敦煌遗书”为证,古人为何要这样做

文章插图
第一,手抄本里“天生吾徒有俊才”跟通行本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思相差很大,甚至是相反的 。
“天生我材必有用”表达的心态虽然积极乐观,但不符合李白当时的心境 。
李白具有洒脱、豁达、自信的气质,不过,他在创作《将进酒》时,有借酒消愁的意味,因为此时的他人生抱负没有实现,心情郁闷,想通过喝酒来宣泄 。因此,“天生吾徒有俊才”似乎更符合李白当时的心境 。
第二,“古来圣贤皆死尽”和“古来圣贤皆寂寞”表达的情绪完全不同 。
“古来圣贤皆寂寞”表达的情绪虽然很伤感,但是,并不颓废,说明李白至少是清醒的,他明白从古至今的圣贤都很难遇到知音 。
“古来圣贤皆死尽”则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意味,说明李白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还不如自暴自弃,在痛饮狂歌里度过余生 。古代的那些圣贤,到最后都还不是一死了之,谁还记得他们?
无人理解的挫败感让李白失去了自信和追求,促使他不再对人生抱有多大希望,只想及时享乐,在及时享乐里苟活 。
通过对比,我觉得“古来圣贤皆死尽”更符合李白当时的心境 。
李白《将进酒》被修改过,有“敦煌遗书”为证,古人为何要这样做

文章插图
第三,通行本里,“岑夫子,丹丘生”后面多了一句“将进酒,杯莫停” 。
敦煌手抄本里边没有“将进酒,杯莫停”这一句,至于后人为什么要添加?
以我的理解,一是为了押韵的需要 。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连起来诵读的话,显然要比敦煌手抄本里“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这句,在韵律感和节奏感上更完美 。
毕竟,《将进酒》是按照“汉乐府”的结构形式写作出来的,需要满足阅读和歌唱两个要求,这四个短句唱起来更有韵味一些 。
二是为了突出李白的豪爽性格 。
李白《将进酒》被修改过,有“敦煌遗书”为证,古人为何要这样做

文章插图
李白不仅是“诗仙”,还是有名的“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对李白的描述非常形象 。李白因为性格豪爽,为人仗义,又加上他嗜酒如命,所以,他只要遇到对路的酒友,往往会喝个通透,一醉方休 。
“将进酒,杯莫停”跟李白的真实个性不谋而合 。
统合来看,《将进酒》的原题《惜罇空》似乎更符合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