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人为什么比好人活得好?好人为什么没有好报?( 二 )


当然,与这三类坏人相对立、对应的就是好人了 。以此可见,在绝大多数人眼中,坏人其实可以被这样定义:他们是视道德规范为无物、在行动中不讲道德的人,他们不接受现实社会的道德评判;而且,因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他们也会为了一己之私、为了自己追求的结果,主动寻找法律的漏洞,主动去钻法律的空子,偶而甚至还会心存侥幸、试探性地违法 。可见,坏人与好人的根本区别在于,坏人只考虑达成行为目的的结果,而不关心达成目的的行为动机和行为过程,好人则相反,既会考虑行为动机、行为过程,也会考虑行为结果 。

坏人为什么比好人活得好?好人为什么没有好报?

文章插图
2、坏人为什么易得志?好人为什么多失意?
也因此,坏人和好人的区分以及现实存在,理所当然地都与人性有关,因为人的所有行为,都必然地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的认知基础之上 。如果人性本善,那人就应该是好人,如果人性本恶,那人就应该是坏人,但现实是,人性善变、人性可以后天习得 。所以,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中的人性假设:自然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更有助于我们解释好人与坏人的行为 。人是自然人,即人是动物,有动力的本能(情欲、求生等);人是经济人,即人是自私的、理性的;人是社会人,即人是群居性的,单个的人无法生存,故人应该遵守社会规则(最基础的规则就是刚性法律和柔性道德) 。
所以坏人和好人虽然都不是天生的,但都自私、都理性,都具有动物的本能,分异和区别仅在于,都作为社会人的坏人和好人,在如何对待道德规范和法律法则这一基础性社会规范时,态度迥然 。如前文所述,坏人视道德规范为无物、在行为中是不讲道德的,坏人甚至会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在自己可接受的惩罚范围内选择违法 。所以,坏人的行为就在两个方面与好人行为有了分野,一是“为所欲为”,二是“不择手段”,坏人行为的“为所欲为”和“不择手段”,均不会对坏人带来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不会对坏人的行为本身产生迟滞影响 。还需要注意,“为所欲为”的关注点在动机,“不择手段”的关注点在过程 。
坏人为什么比好人活得好?好人为什么没有好报?

文章插图
坏人在做出达成自己目标的行为时,因为没有道德观念或者不承认、不遵守社会共识的道德观念,所以其行为无论成与败,都不会产生心理、思想上的包袱 。他们的行为果断而坚定,可以“为所欲为”,不留后路(其实他们在思想动机上也不存在后路);只要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坏人就会在自私、理性的本性支配下,一往直前 。反观好人,所有行为的做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考虑:是否合于法律?是否合于道德?如果所作所为有违道德,就会产生良心、良知上的压力,这会使行为过程畏首畏脚,更会对行为结果负疚负罪 。但现实是,所有结果的达成都是行为推动的,行为的坚定性和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结果的实现;能否轻装上阵、为所欲为,已然在很大程度上关联着能否“得志”了 。
除了上述没有来自于动机上的压力,坏人的行为过程也同样与坏人自身的道德无涉,他在推进行为时,同样没有来自自己内心良知的约束,也同样因为这些道德约束在他心目中,要么不存在、要么不认可 。事实上,在坏人心目中,有而且只有对行为结果的理性算计,他们作为没有良心、良知的理性人,他们在行为手段的选择上经常可以“不择手段”;只要最终可以达成目的,且付出的成本代价可以接受,违法也是可以的,也是可取的 。这与好人的行为过程再一次表现出不同,好人之所以是好人,除了行为动机、行为结果上的思想负担、道德顾虑外,行为手段和行为过程同样需要合法合规(道德规范),这种考量自然也影响着行为的持续性、影响着行为手段的选择,最终影响着是否能够“得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