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能看名医!深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康中心 | 我为群众办实事

15分钟内可抵达最近医疗机构就医、在社康中心也能找到专家看诊、高血压等8种特定疾病社区首诊打“五折”……今年以来,深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卫健委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重心下移,努力为群众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卫生健康服务,实现“病有良医” 。
采访人员昨日从市卫健委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20家社康机构,基本实现每个社区配置1家社康中心;新增290名全科医生,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为3.2名 。据市急救中心统计,目前深圳公众场所配置AED(全自动体外除颤器)覆盖率居全国第一 。
深圳社康机构达758家
社康中心是面向老百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担负着居民“健康守门人”的重要角色 。目前,我市社康机构达到758家,市社康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万名,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为12.7% 。
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深圳加强社康机构规划建设,提高社康机构建设标准,同时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到社康 。
“在家门口的社康就看上了名医,如果病情较重还能通过绿色通道,转到医院优先诊疗、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省心又便捷 。”家住侨香村社区居民李女士说,平时做个理疗、按摩推拿也可以到社康,这真的是将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 。采访人员获悉,深圳组建20家基层医疗集团,推动医院与社康集团化运作,以集团化优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
社康中心也承担着居民健康管理责任 。我市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服务等创新举措,努力为群众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卫生健康服务 。
去年,以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诊疗量占比达到74.9%,84.7%的高血压、76.9%的糖尿病的门诊量在社康机构完成,重点慢性病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 。
深圳AED覆盖率居全国第一
在深圳地铁站、体育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墙上,挂有一个绿色的方形小箱子,箱子里装着“急救神器”AED,可以为突发心梗等疾病的市民争取黄金急救时间 。
AED是可被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傻瓜式”医疗设备 。2017年起,深圳市开始在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AED,并将该项目纳入深圳市政府民生重点工程,从立法和政策等层面给予全方位保障 。在关键时刻,也要有市民敢出手抢救 。为此,深圳一直在大力开展急救培训,鼓励普通大众等非专业人员参加急救培训,以便当有心脏骤停发生时,市民能够及时使用AED进行抢救,从而提高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 。
目前,我市公共场所陆续配备了5500台AED,再加上去年龙岗区政府配备的1000台AED,目前深圳AED覆盖率居全国第一 。“黄金四分钟”内的完美急救一次次在深圳上演,这些AED,到目前已使用117次、成功救治了36人 。
市民怎么能找到离自己最近的那台AED?深圳市急救中心此前联合腾讯发布了覆盖全城、一键可查的深圳“AED地图” 。市民打开“腾讯地图”或者微信小程序,在搜索栏中输入“AED导航”就会显示离市民最近的几台AED,根据导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
_原题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 深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康中心》)

(作者:深圳特区报采访人员 罗莉琼)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