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宁海元宵节习俗


独特的宁海元宵节习俗

文章插图
大部分城市的元宵节都在正月十五,而在宁海文化中,他们的元宵在正月十四,这也是宁海元宵独特的一点 。而且他们的元宵节其实也是他们的美食节 。到底宁海的元宵习俗又多么独特呢?一起随本文来看看吧!
正月亦叫元月,十五之宵是月圆之夜,元宵就是元月月圆之宵,也是一年一度的首次月圆之夜,民俗中管它叫团圆节 。
元宵节跟古代祭祀太乙神有关 。太乙神就是天帝,主宰人间祸福,传说他指挥着16条龙替八方行云降雨 。在农耕时代,雨水息息相关着作物命运,人们为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新年元月里首祭的就是太乙神 。到了西汉武帝时,建《太初历》,在历法中正式规定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节日这天从朝廷到民间都要祭祀太乙神 。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跟道教有关 。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叫天师道,后世给他封号为张天师 。道教尊奉“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 。天官生辰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生辰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生辰十月十五,称下元节 。
天官最大,上元节又是传统的元宵节,道教又宣扬天官好乐,人们为求得“天官赐福”,就在这既是元宵节又是上元节的节日里大搞娱乐活动 。元宵节大放花灯,迎神赛会,境庙上灯,演出百戏,因此元宵节又叫上灯节,直到二月初二上灯结束,叫落灯节 。
元宵灯会当然是一大亮点 。如走马灯,它按照某一戏剧情节制成角色,在灯中旋转,如同舞台演出一般 。最吸引人的是舞龙灯,龙是中华民族威严和祥瑞的象征,宁海最常见的龙灯是布龙 。布龙由单节构成,至少要有3节,多到有29节的 。
舞龙的历史悠久,东汉张衡在他的《西京赋》里就有过描述 。最雄健的是舞狮,宁海叫打狮子,舞狮在三国时就有,舞狮必须跟武术表演结合,用大锣大鼓配合,节奏感极强,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 。
元宵还是一个美食节,北方叫吃“浮圆子”,南方人叫“汤圆”,宁波汤圆更是名闻中外 。它的原型来自“嫦娥奔月”神话,说嫦娥偷吃了不死药,飞上了天,奔进了月宫,下不来了,她捎信给丈夫后羿,叫他在正月十五之夜月圆时,吃上糯米粉做的“元宵”,夫妻就可以在天上相会 。于是,“元宵吃汤圆”就成了习俗 。
在宁海,除了“元宵吃汤圆”之外,民俗有吃用粳米粉裹红豆馅的“团子”,俚语是:冬至日吃圆,正月十四吃团 。
天下元宵在十五,宁海正月十四闹元宵 。宁海古属章安,章安就是台州 。传说元朝末年,南方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元朝的残酷统治,台州地区约定在正月十四杀胡人 。为了庆祝起义胜利,便把元宵节提前一天,定在正月十四 。
十四之夜,家家户户上境庙高烧红烛,礼拜境主爷爷(白鹤大帝赵炳),家里有纱灯的,点起纱灯,没纱灯的,点起大灯笼,至少一对,挂在自家堂前廊上,上灯应节 。村里或近村有龙灯会、狮子会组织的,更热闹了,挨家挨户打龙灯,打狮子 。大村落还举行盛大灯会 。孩子也拖着家制的毛兔灯之类凑热闹 。
狂欢之后,每户人家都得做两件事过节:燀址界与喝胡辣汤 。
史载元朝灭了南宋后,把南方人民定名为“南人”,列为最低民族,实施残酷的民族压迫 。为防止南人反抗,在南部地区编连设界管治,每五户南人编为一个连,每个连与连之间立一块址界牌,禁止互相往来 。
元朝统治者意想不到,最先起来反抗“杀胡人”的竟是这些被贬入底层的“南人” 。台州地区是在正月十四杀胡人的,杀了胡人,人们便把封锁他们的“址界牌”烧了 。燀址界就是烧址界 。在那时,燀址界是一场反压迫壮举,到后来渐渐地演化为人们祈求发家致富的意愿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