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


正月初一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关于过年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恐怕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变得陌生也很遥远了 。我们的长辈们还是记忆犹新的,提及这些过年的讲究,他们还是津津乐道、夸夸其谈的 。
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将他看做是新的一年好坏的预兆期 。因此很多地方的人对于大年初一的风俗习惯都很注意,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正月初一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呢?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
正月初一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大年初一第一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可少的,说声“过年好”,祝福每个人全年都是大吉大利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现如今的人们除了沿袭以往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