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竹子的诗句(描写竹子的古诗6首)

有关竹子的诗句(描写竹子的古诗6首)古代竹诗六首,只有清朝郑板桥,写出了真正竹子的秉性和灵魂竹子虽然四季常青,但是最美的竹子却是初夏,此时中国大部分地方多雨多湿润,给竹子的生长供了良好的环境,于是仿佛一夜之间,竹笋遍布林间,而新的竹竿从竹丛中茁生,高耸入云,那青枝翠叶,随风摇曳,真是一种清新蓬勃的美 。

有关竹子的诗句(描写竹子的古诗6首)

文章插图
古人对竹子的利用可谓悠久 。上古社会,这种速生的植物就是很好的搭建窝棚房屋的材料,所以才有了周穆王看见风雪中人们挨冻受饿,呼吁多种竹子来抵抗自然灾害 。因为竹子是最容易生长的建筑材料,又以柔韧为人们遮风避雨 。竹子另一项功能就是音乐的良好材料 。最早的乐器,就应该是竹子做成,也许第一声音乐是从竹叶上发出的,但是,笛子,箫,都是取自于竹子,那声音被认为是沟通天地神灵的 。上古时候,人们对于四季常青的植物都抱有一种神秘的好感,其中自然不乏竹子 。先秦到魏晋,文化的需求,催生了竹简,代替了在龟甲和金石上记录,竹子成为最原始的书籍,记载和传播思想,甚至成为普通人的家书 。当出土的秦国竹简上写着给家人的留言,我们才发现,原来中国的爱家的感情是这样悠久绵长,只是不同时代,努力用着不同方式不同载体去表达 。
有关竹子的诗句(描写竹子的古诗6首)

文章插图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先秦诗经《竹竿》无需质疑古人的智慧 。因为先秦竹子已经广泛利用,砍下用新鲜的竹竿,上面还带着新鲜的叶子,就直接可以做成鱼竿 。只是出嫁的女子陪着丈夫和孩子在茂密竹林的淇水边,她想到的是自己远离的家乡,父母和兄弟 。谁不愿意永远和童年时代的人永远厮守一起?只是父系社会,是牺牲了女子多少自由和幸福,而女性永恒的对故土家园和亲人的相思,如同青青竹色,留在了诗里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升竹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时期 。因为竹子广泛种植,利于民生,而音乐发达,取材于竹子,而士人阶层有了充裕的时间,追求自然和精神的享受,形成了特殊的竹子的审美 。强化了竹子常青,高洁 。“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 。愿君松柏心,釆照无穷极 。”南北朝鲍照《中兴歌十首》其一 。那时梅花凌霜耐寒的审美还没有形成,四季常青的竹子成为人们对爱情对友谊长久的比喻和象征 。你看看梅花开了会谢,而竹子千年不变的苍翠,我愿意你的心像松柏和竹子,青青不变,照耀我心 。“窗前一丛竹 。青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 。新笋杂故枝 。月光疎已密 。风来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 。黄口得相窥 。但恨从风萚 。根株长别离 。”南北朝谢朓《咏竹诗》这是初夏的竹子,长在窗前,青翠而奇特 。那叶子互相交映,新的竹笋和竹枝从旧丛中生长出来 。在月光下有疏有密,在风中柔韧摇曳 。只是这竹子长得太高了呀,那叶梢凌云,离它的根部已经很远了 。竹子在湿润的地带生长迅速,几年就可以成林 。竹林七贤为什么喜欢在竹子下交往,据说他们爱吃一种丹药,常常身体燥热,而竹林正好给他们降温 。这当然是精神追求到变态的方式,据说在那一时期相当流行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南北朝吴均《山中杂诗》这首诗我非常喜欢 。因为描写了这之前没有写到的细腻的场景 。在山中看到山上的流云和轻烟,在竹林中看见落日 。那落落斜阳在竹林之外,形成视觉的萧森和绮丽 。此时倦鸟归林,晚霞在窗外流走,放在现在也是风光大片的底本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朝王维《竹里馆》唐朝人口增殖,寒士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走入仕途,但这些人和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是不同的,因为魏晋南北朝时代,当官世袭,所以他们拥有竹林,追求一种超脱的精神生活,实在是吃饱了撑的 。但也是那些美轮美奂的竹诗,让后代向往一种洒脱自在的竹下生活 。这种生活唐朝基本不现实 。但是王维是个例外,虽然他也是进士出身,但是不知道他用什么方法,获得了大片辋川的庄园,这首诗,是他致敬魏晋名流的生活 。坐在竹林里,弹着琴,唱着歌,一个人等待明月过来陪伴 。王维是音乐家,所以他在竹林里高歌,又不同魏晋之人,那些人有一多半是吃了丹药发泄,而王维才算是尽情的高歌 。他的这首诗,很打动人 。但是如果你身体不好,且没有王维那种高歌的才华,我觉得半夜里的竹林其实不适合大多数人,只适合遥想一下 。竹子在文学中成为清高的一个重要象征物 。但实际潇湘馆并不合适体弱多病的黛玉居住 。而且黛玉也没有竹子那种长寿繁荣的茁壮之美 。只有清朝郑板桥写出了真正竹子的秉性和灵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朝郑燮《竹石》这首诗写出了竹子本来的坚韧和刚毅,只要一点竹笋,它就扎根在山石土壤之中,努力长成参天秀丽的竹子和竹林 。无论风霜雨雪,不管东西南风吹过,它都坚定而柔韧 。这是竹子的生存力量,也是人民的生命力与毅力 。这才是竹子的本色 。这首诗让之前所有写竹的诗都黯然 。因为人们往往只是爱着竹子的风姿绰约,如仙如画,反而忽略了它的最本质,顽强而坚韧的生命力!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