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四句偈语有何深意 鲁智深后悟到了什么佛法

鲁智深最后悟到了什么佛法(鲁智深四句偈语有何深意)听潮圆寂,妙悟三乘,鲁智深的归宿 。一个人最了不起的觉悟,是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归宿,并坦然地接受 。军官出身,拳打恶霸,流亡江湖,剃度出家,酒肉穿肠,闲管菜园,刀口护友,落草为寇,横扫官军,南征北战,这一生闹哄哄人间,鲁智深对红尘还能有什么不舍呢?师父智真长老给他的偈语,是“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活捉了夏侯成,生擒了方腊,亲身验证了前半句 。钱塘潮信,鲁智深问明白了圆寂何意,坦然地沐浴更衣,禅定入冥 。一能清醒地看清自己的归宿,起码有点头脑 。鲁智深最表里不一的地方,就是五大三粗的外形,却有一颗明明白白的心 。施耐庵老爷子给水浒人物起名是很用心的,鲁智深鲁智深,人家智深嘛 。瞧一个人看细节 。鲁智深为金翠莲打抱不平的时候,天麻麻亮就催父女俩起身逃跑了,他还摁住了店小二,就是不让店小二去给镇关西报信 。他还跑到镇关西店里,让镇关西切了肥臊子再切瘦臊子还要切寸金软骨臊子,从早上切到了中午,目的还是为父女俩逃离争取足够的时间 。鲁智深就是这么粗中有细 。救林冲的时候,他从陆谦请薛霸、董超喝酒时就盯上了,救完了林冲还一路护送到沧州,临走之前不放心还让两公差看他劈断了一棵树,杀鸡儆猴 。后来在宋江忙着诏安的时候,一场菊花宴吃的弟兄们都冷了心,鲁智深当时就把局面看清了:“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诏安不济事!”最后,狡兔死走狗烹,打完了方腊,一个个回朝等着被收拾的时候,鲁智深赖在杭州六合寺不走了,事后诸葛亮的人们,都觉得这胖大和尚咋这么明智呢 。水泊梁山里有头脑的人不少,但能看清归宿的没几个,鲁智深就算一个 。二不过我们也知道,很多人明明看得到自己的归宿,偏偏要胜天半子 。这是执念 。水泊梁山很多人都有执念,体制内的宋江、林冲一直都有再回到体制内的执念 。水泊梁山后期扩大规模,其实吸引人的也是这个执念 。没有这个执念,呼延灼、关胜这批人不会麻溜地当小弟,徐宁、凌统这帮人也不会被轻易地诓上山 。但执念是个很虚晃的希望,一旦染上了执念就像吸食了鸦片,会让人挨刀子都心甘情愿 。成年人都知道,要说服自己接受现实,每一天的日子仿佛都在凌迟 。鲁智深是没有执念的,他也是体制内的人,但他经历的每一个角色,没有一个让他坐立不安 。他当和尚,当得也很舒服,在五台山酒该喝喝肉该吃吃,在相国寺地痞流氓跟着他做小弟都成了一帮义气兄弟 。他的和尚形象,你从没觉得哪有违和感 。他当草寇,也做得很逍遥,说在二龙山落草就落草了,不念过往地换上了山大王的角色 。越到后来,你都快忘了他是正儿八经的老种经略帐前辖鲁达 。对啊,鲁智深原来叫鲁达,达,达观,跟执念正好相反 。施老爷子起名太用心 。内心达观,随遇而安,宋江、林冲那些人都活得满纸拧巴,但你看鲁达,完全就是没心没肺 。三当然,鲁智深没有师父智真长老的点拨,也不会有最后的觉悟 。书里说了,智真长老是故宋时的一个当世活佛,知道过去未来之事,他把鲁智深这颗顽石,点成了一块金子 。相应的,水浒里还有一个老神仙,就是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 。公孙胜再度出山时,罗真人也给公孙胜指示了未来,“逢幽而止,遇汴而还” 。水泊梁山诏安后,首先出征破大辽 。跟征方腊七死八伤不同,水泊梁山一直攻打到大辽的老巢幽州,都没有损伤一个兄弟,可以说是高光时刻 。就在打完幽州回汴梁的凯旋时刻,公孙胜麻溜地找个托辞跑了,成了兄弟们中第一个开溜的人 。自从公孙胜开溜后,水泊梁山的祥瑞之气顿时破功,一步步走向我们实在是看不下去的结局 。看看,如果不能像混江龙李俊那样自我觉悟,有个高人点拨你觉悟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 。觉悟是门玄学,离觉悟不远的人,与顿悟并不是隔着一座山,只不过是隔着一层窗户纸,就看有没有人给你捅破这一层窗户纸了 。公孙胜这个人,本来就有点玄门,这层窗户纸捅破就捅破吧 。可是这么接地气到抓地三尺的鲁智深,捅破这层窗户纸得用大力金刚指吧?我总觉得,施老爷子对鲁智深,一定是偏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