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 中国夫妻为何难觅忠贞


深度解读 中国夫妻为何难觅忠贞

文章插图
在日常工作中 , 我做过这样一个统计:2009年一年 , 因婚外情问题而来的咨询者 , 是2007年的两倍以上 , 有近万人通过信件等多种途径来信咨询关于“出轨”的问题 。
2007年以前 , 中国夫妻间的家庭矛盾主要集中在夫妻个性、相处等问题上 , 但近一年来 , 八成左右的夫妻问题争议点都集中在“婚外情何去何从” 。另外 , 之前的夫妻遭遇婚外情 , 通常都是男性出轨 , 而这两年 , 已婚女性的出轨率则呈明显快速上升的态势 。
在离婚问题上 , 80%以上的情感关系最终宣告破裂 , 是因为第三者的介入 。60%以上的人遭遇过不同程度的身体出轨或精神出轨 。50%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的出轨是“鬼使神差” , 虽然对出轨的后果表示后悔 , 认为自己是稀里糊涂的婚外情了 , 但与此同时 , 他们承认出轨给自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刺激感 。说到“是不是会再次故伎重演” , 大家普遍表示沉默 , 认为“说不准” 。
于是 , 周围有朋友聊起这个问题时不无悲观的说:“中国夫妻 , 难再寻觅忠诚 。”
其实 , 现如今两性间的情感忠诚度低 , 从心理和社会角度看 , 不外乎几点:
“不忠”是通过交友圈子传染的
有位读者曾经来信说“不知为什么 , 好像结婚离婚都是扎堆的事情 , 同一个朋友圈子里 , 一个人结婚了 , 大家就都跟着一窝蜂的结婚;一个人离婚了 , 大家心里也都蠢蠢欲动的想跟着‘改旗易帜’ 。老公最近就出轨了 , 可他说 , 这是为了迎合朋友圈子的氛围 , 别人都搞婚外情 , 他若不搞 , 似乎就‘脱离集体’了!你说这是不是太荒谬?!”
的确 , 听起来是挺荒谬 , 但道理却真是这个道理 。
现如今的社会生活中 , 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圈子 , 这个圈子看似开放 , 实则是个密闭的环境 , 不论哪个人、投入何种情绪进去 , 这种情绪都会隐隐的在这个圈子里流动 , 进而对其他人造成心态上的影响 。就比如说 , 大家都在出轨 , 话题全都围绕在“出轨”问题上 , 当每个人都把“忠贞”数落得一无是处之际 , 那个还未出轨的人 , 心里面不自觉的就会去思考自己的婚姻 , 由着他人对婚姻的指责 , 他会不自觉的去挑剔自己的婚姻 。
罗德岛布朗大学的罗丝·麦克德莫特博士自1948年开始跟踪调查新英格兰弗雷明汉1.2万余名居民生活状况 , 结果发现离婚也具有传染性 , 每一起离婚事件都会在朋友圈中产生影响 , 结果显示 , 如果被试者的一名好友遭遇婚变 , 那么这名被试者的婚姻触礁的可能性便会增加75% 。这种效应被称为“离婚聚类” 。
而这种“传染” , 其实是一种模仿 。人终归是趋同的动物 , 人会不自觉的倾向于去模仿更大多数人的行为 。现如今夫妻的忠诚度低 , 就存在一定程度的“模仿效应” 。
“不忠”是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的表现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