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5000年简史 关于黄河

关于黄河(黄河5000年简史)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不死心……自古而今有关黄河的俗语、诗句不绝于耳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哺育中华儿女的同时也见证了太多的兴衰更替承载了数不尽的恩怨情仇俨然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镌刻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那么话说回来关于黄河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最爱君就跟大家一起聊聊黄河1我们今天看到的黄河是这个样子的▼

黄河5000年简史 关于黄河

文章插图
但显然对“善淤,善决,善徙”的黄河来说这不是她最初的样子黄河改道主要发生在中、下游河段中游黄河自龙门涌出山陕峡谷后失去了山壁的束缚河道陡然变宽黄河便在冲积扇上东西摇摆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黄河5000年简史 关于黄河

文章插图
向西时,陕西境内的洛水便成为黄河的一级支流直接注入黄河向东时,洛水则先注入渭水再注入黄河由于这段黄河河道频繁变迁有的城村便时而在河东时而在河西俗语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即来源于此2黄河中游河道善变但与下游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事儿在流经桃花峪进入下游河段之后地势一马平川辽阔的华北平原摆在黄河眼前任其四处奔腾▼
黄河5000年简史 关于黄河

文章插图
黄河含沙量巨大俗语有云“一担水,六斗泥”在下游河段黄河河道变宽,流速放缓泥沙大量沉积抬高河床使得下游黄河渐渐变成了“地上河”▼
黄河5000年简史 关于黄河

文章插图
如果没有河堤束缚或者河堤溃决洪灾便会席卷华北黄淮河道亦会因此改变即所谓“三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以致自古以来治河都是历代政府的大事治不好黄河的洪水猛兽母亲河就秒变活阎罗带走沿河数万百姓性命不说更有可能带走国运3关于古黄河下游河道流向有三本书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记载《尚书禹贡》这是古代中国第一部介绍地理的著作根据其中的记载禹贡黄河大概是这个样子的(紫色)▼
黄河5000年简史 关于黄河

文章插图
《山海经》家喻户晓的志怪古书里面也到了黄河其流向与《禹贡》所载相似是下面这个样子(红色)▼
黄河5000年简史 关于黄河

文章插图
《汉书地理志》正史中第一次将地理单列为志根据其中的记载古黄河又是这个样子的(蓝色)▼
黄河5000年简史 关于黄河

文章插图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记载实在是因为当时的下游黄河“居无定所”直到战国中期修筑河堤黄河的河道才渐渐稳定下来而拜之前的黄河频繁改道所赐河北平原腹地从考古遗存上来看(红圈处)杳无人烟▼
黄河5000年简史 关于黄河

文章插图
4河堤修好后以黄河的含沙量泥沙不断趁沉积河床不断抬高没过多少年“地上悬河”便形成了为了防治河患或者加高河堤或者为黄河寻找新的河道别无他法而若黄河决口由于正东泰山阻挡一直泛滥的河水或者向北流或者向南流向北则洗劫河北诸地向南则多侵夺河道最后夺淮河入海口东入大海河堤溃决堵,还是不堵?这对历代统治者来说都是个难题胸怀天下者思考这个问题多从治河的角度出发若新河道优于旧河道便不堵溃口转而在新河道两岸筑堤若决口之后的黄河四处奔腾无法约束那还是要堵以便断绝河患然而对某些心怀不轨者来说堵或不堵便有了私人利益的考量比如公元11年黄河决口于今河北大名而后奔流向东为害千里此时当政者王莽却乐见于此主张不堵因为黄河决东流正好避免自己祖坟被淹于是黄河在河北泛滥半个世纪之久直到东汉王景治河饱受河患的黎民才得生路▼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