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躁狂症病人刑事处罚

刑法对躁狂症病人刑事处罚入库时间为2021-04-10 15:12:47、推荐关键词有:家庭暴力原因,反家庭暴力措施

刑法对躁狂症病人刑事处罚

文章插图


现代刑法的存在与运用,是建立在人的理性上,只有当人是理性的,刑法的报应与预防之效,才可能发挥作用 。那么,刑法对躁狂症病人刑事处罚是怎样的呢?
小编了解到,躁狂症(Mania)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作为心境(情感)障碍(Mood disorders)中的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 。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酒醉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中国刑法在划定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等级时,采用了“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与限制刑事责任”的三分法,意味着很多种精神疾患并没有免除刑事责任 。中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的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者,是严重的精神病患和发病时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基本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
而《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的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者,包括精神正常时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如在精神正常时的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病人;或大多数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者,如各种神经官能症、各种变态人格、性变态(如露阴癖、恋物癖、性虐待癖等)、轻躁狂症、轻微精神发育不全 。这些人杀人毁物后都受到了相应的刑事处罚 。
《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的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一般是受从轻处罚的处于发病早期或缓解期的精神病患 。中国此方面的法律实践与法条文本并无差别,不乏因寻衅滋事与故意杀人等罪名被刑罚的精神病患 。
狂躁症属于间歇精神病,是否需要负法律责任,需要经过专门的鉴定机构出具鉴定证明,如果是在发病期,则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不是在发病期,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网为您整理的刑法对狂躁症病人刑事处罚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到您,稍后,我们来介绍导致家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欢迎关注这部分家庭暴力小知识



刑法对躁狂症病人刑事处罚

文章插图

欢迎阅读刑法对躁狂症病人刑事处罚,本文共5字、阅读了5分钟 。

刑法对躁狂症病人刑事处罚

文章插图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