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蔺金鱼溪发现肉食性恐龙足迹,老胡的春天全文免费阅读

x四川在线采访人员 范芮菱7月6日 , 恐龙足迹研究团队宣布在四川古蔺县黄荆镇原林村的金鱼溪发现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龙足迹 。这些脚印大小均匀 , 每个脚印3个胖胖的脚趾排列紧密 , 每个脚印之间间隔约50厘米 , 整个外形就像是一条条小金鱼在水里畅游 。这些恐龙足迹为实雷龙足迹的一个新种 , 并命名为野比氏实雷龙足迹 。

四川古蔺金鱼溪发现肉食性恐龙足迹,老胡的春天全文免费阅读

文章插图
 实雷龙足迹行迹起因:足迹是如何发现的?还得从去年的一场降雨说起2020年7月 , 古蔺各乡镇降雨偏多 , 屡屡引发山洪 。在黄荆镇原林村 , 洪水后的金鱼溪一片狼藉 , 上游冲下来的枯枝败叶、两岸垮塌的山石堵塞了河道 。为了避免山洪爆发对村子安全造成威胁 , 7月9日 , 原林村组织村民对河道进行清理 。中午时分 , 清理工作基本结束 。就在这时 , 溪沟里一块被大水冲翻的石板引起了村民林永平的注意 。
四川古蔺金鱼溪发现肉食性恐龙足迹,老胡的春天全文免费阅读

文章插图
 金鱼溪原来 , 翻面后的这块石头表面非常平整 , 面上4个间距一致的脚印吸引了他的目光 。这些脚印大小均匀 , 每个脚印3个胖胖的脚趾排列紧密 , 整个外形就像是一条条小金鱼在水里畅游 。金鱼溪的村民相信 , 这些足迹就是这条溪流之所以叫金鱼溪的缘由 。听到消息后 , 8月25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古生物专家带领团队来到金鱼溪 , 对恐龙足迹做了详细的考察 。考察:有啥重大意义?记录了实雷龙足迹的一个新种“去到现场 , 果然发现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龙足迹 , 这对我们了解白垩纪四川盆地的古生态有重要的帮助 , 论文发表在5日出版的《古地理学报》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介绍 。四川在线采访人员了解到 , 金鱼溪足迹点最重要的发现是记录了实雷龙足迹(Eubrontes)的一个新种 , 研究团队将此命名为野比氏实雷龙足迹(Eubrontes nobitai) 。“这些实雷龙足迹酷似水泡金鱼 , 但实际上 , 所谓‘金鱼’的眼睛和头部其实是兽脚类的足跟印痕 , 而游动的鱼尾则是三趾趾痕 。这个发现再次证明 , 恐龙足迹参与了中国诸多民间传说的形成 。”邢立达说 。据估算 , 野比氏实雷龙足迹的造迹者速度为3.89 km/h , 体长约4米 , 是一种重要的兽脚类足迹形态型 。
四川古蔺金鱼溪发现肉食性恐龙足迹,老胡的春天全文免费阅读

文章插图
 实雷龙足迹特写四川在线采访人员还注意到一个命名过程中的“有爱”小细节——“野比氏实雷龙足迹”的“野比”源自《多啦A梦》主人公野比大雄 。“这是为了致敬《大雄的恐龙》(1980年)和《大雄之新恐龙》(2020年)这两部优秀的恐龙主题电影 , 它们让不少观众喜欢上了恐龙 。”邢立达说 。此前:黄荆镇曾多次发现恐龙足迹 , 曾是恐龙常来的活动区域据此前报道 , 去年7月中旬 , 在发现实雷龙足迹的两天后 , 古蔺黄荆景区再次发现多组蜥脚类恐龙足迹 。短时间内 , 古蔺黄荆连续发现两处恐龙脚印 , 引起了古生物专家的重视 。专家分析后表示 , 一亿年前 , 古蔺黄荆一带到处都是湖泊河流 , 水草丰美 , 生态较好 , 是恐龙常来的活动区域 。早在2015年前后 , 古蔺县黄荆镇(原桂花乡)汉溪村曾发现多处恐龙足迹 。当时 , 邢立达教授还专程到现场勘察 。他说 , 当年桂花乡汉溪村发现的恐龙足迹与众不同 , 极具多样性 , 除了周围常见的蜥脚类、鸟脚类、三趾型兽脚类足迹之外 , 还有罕见的驰龙类和翼龙类足迹 , 这表明在早白垩世时期 , 此地的恐龙非常繁荣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