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教授:不生孩子要受到惩罚, 这是咋情况?

媒体近日报道一则消息 , 厦大教授赵燕菁在某次会议上建议 , 生孩子要与资本挂钩 , 生孩子与不生孩子的 , 社保、养老金都要不一样 , 不生孩子的 , 资本的份额就要下降 。只有创造出这样的机制 , 让生孩子变成有意义的事 , 大家才更愿意生 。
这种由大学教授发表的观点惹了众怒 , 骂脏话的也很多 。不愿苟同赵教授的人针锋相对 , 认为不生孩子就要没保障房 , 就要被下调养老金 , 这是把人当生育工具 , 而不是当人来对待 , 还有人感叹 , 即使为政策吹风 , 建言人士也不能胡言乱语 , 将惩罚不生的人视作理所当然 , 几乎没人认同赵教授 。

厦大教授:不生孩子要受到惩罚, 这是咋情况?

文章插图
不生孩子要受到惩罚
通过检索发现 , 赵燕菁讲出这番话的场合 , 是今年5月25日召开的第18届蓝筹年会 。他主旨发言的大意是 , 从前的年代 , 家里多一个人口就多了一份工资 , 所以人们想生 。现在人们不想生育 , 就得要另想办法 , 从资本角度进行惩戒 , 然后列举了保障房、养老金这些个人资本形式 , 建议将其与生育挂钩 , 愿意生的就能扩大家庭或个人资本 , 不愿意生的就损失掉 , 用拿走利益的方式动摇不生的意愿 。
三个月前的发言之所以现在引发反响 , 是因为舆论中存在恐婚恐育的立场 , 被重新翻检出来的赵教授的言论给点燃了 。在生育问题上 , 或者说对于生育意愿走低的现实 , 人们对原因、后果、解决方案等都有不一样的认知 。人们希望计生部门及其周边的“智囊人士” , 能够真正理解民众的处境 , 不应该将生育意愿低看作是个人问题 , 而应该看成是社会问题 , 从结构上为民众解除生育压力 。
可在现实中 , 人们发现无论社会以及舆论当中 , 都在强化一种对生育不友好的环境 。职场招聘时不愿意聘用已婚已育的女性 , 女员工生完孩子后发现岗位被占用 , 职业生涯走下坡路 。生养孩子的沉重负担没有政策分担 , 完全靠夫妻或家庭力量勉强应付 。
厦大教授:不生孩子要受到惩罚, 这是咋情况?

文章插图
老实说 , 不愿意生孩子 , 或者不愿意响应号召生三孩 , 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社会心态 , 它是在政策片面鼓励、保障长期缺位、共识一直匮乏的状态下逐渐形成的 。政府会计算得失 , 个人和家庭当然也会 。所以 , 当政策只是纸面鼓励生育 , 而不是掏出真金白银 , 将负担转嫁给个人或企业时 , 人们不抵触才怪 。
面对现实中生育意愿的情况 , 大众认为像赵燕菁这样的人士 , 本可以将低生育意愿的真问题带到公共讨论场合 , 对那些影响生育意愿的结构因素加以分析、评判 , 然后督促政府部门积极调整 , 创造一个生育友好型政策空间和社会氛围 。
哪知道 , 赵燕菁仍将生育意愿低归咎为个人 , 他想出的点子不是理解民众 , 而是惩罚民众 , 不是为困于生育压力的普通人说人话 , 而是站在人们的对立面 , 建议掏出更厉害的鞭子 。赵燕菁之所以被舆论劣评 , 遭人们斥责 , 就是人们早就厌恶了他说的那些陈词滥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