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的入静与睡眠有何不同?


入静即是由一般的觉醒状态进入气功态的过程,又是气功态的表现 。入静是练功人在练功过程中,在意识清醒与意念集中的情况下,思维活动比较单一化,杂念减少,心平气和,对无关的内外刺激因素反应减弱的一种特殊功能状态 。它即异于清醒,也与睡眠不同 。
这种差别可以通过脑电图反映出来 。
脑电图是大脑整体功能的反映,脑电图波形可按其频率不同划分为:
δ波(0.5—3次/秒);
θ波(4—7次/秒);
α波(8—13次/秒);
β波(14—30次/秒) 。
通过观察发现,练功入静时脑电图呈现α波节律增强,表现为波幅增高,频率减慢,节律稳定,各区域趋向同步化以及由枕部向额叶转移等 。部分练功人出现θ波,甚至出现更慢的δ波 。常人在闭目静息状态下,就可出现α波节律,表明α波是反映大脑皮质处于安静状态的波形 。静息状态下的α波与练功时的α相比较,其波幅较低,频率较快,且不稳定,说明静息与入静不是同一机能状态 。
θ波一般在困盹情况下出现,困盹是大脑皮质由清醒向睡眠状态发展的过程 。这时还表现为α波幅降低,进而消失 。而入静时出现的θ波则是在α波节律增强的背景上显现 。因此,练功入静和困盹也不是统一功能状态 。非练功的成年人在觉醒状态下几乎不出现δ波,在睡眠时又总是出现δ波,所以δ波是反映睡眠的主要波形 。睡眠开始时,脑电图上出现α波振幅降低,周期缩短,进而α波消失,代之以纺棰波,然后继以同步化的慢波,进入慢波睡眠时相和快波睡眠时相,并按一定时间交替若干次,最后移行为觉醒状态 。显然,睡眠时的脑电图变化,也明显异于练功入静状态 。
对练功人脑电图变化的研究表明:气功入静状态既不是一般的清醒状态和安静休息状态,也不同于昏沉和睡眠状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
气功入静时的大脑功能状态不完全是抑制过程,而是一种高度有序化的激活状态 。这种状态下,可使人体各层次的功能趋向一个新的水平 。因此,练功人常在入静后自觉头脑清晰,杂念减少,对外刺激反应减弱;停功后,自觉全身舒畅,精神倍增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