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检查前为什么要取下金属物品 核磁共振到底辐射大不大

在磁共振检查前 , 医生会特别嘱咐要取下身上的金属物品 , 一些较小的都不能留 , 这也是为了患者安全着想 , 那么 , 这是为什么呢?核磁共振到底辐射大不大?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

磁共振检查前为什么要取下金属物品 核磁共振到底辐射大不大

文章插图
磁共振检查前为什么要取下金属物品磁共振检查作为一种影像检查手段 , 因其具有可早期发现病变、确切发现病变大小和范围、安全无辐射性等优点 , 被越来越多人选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 由于磁共振检查要求强大的磁场环境 , 如果在场所内出现金属物品、电子产品不仅会干扰检查的进行 , 甚至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
其实这还得从磁共振设备本身的特性说起 , 目前国内的磁共振设备的磁场强度绝大部分在0.35T~3.0T之间(T即特斯拉 , 为磁场强度单位 , 1T=10000高斯) , 而现在临床上应用的磁共振设备多为1.5T和3.0T 。相比之下 , 地球的磁场强度仅为0.5~0.6高斯 , 也就是说 , 一台1.5T磁共振设备的吸引力为地球吸引力的2.5~3万倍 。国外曾使用一台报废的4.0T磁共振做过实验 , 研究人员将一个铁质扳手放进磁共振设备内 , 磁共振对扳手产生了约230公斤的吸引力 , 这还没有算上扳手在被吸引过程中的速度 。
即使是纽扣、硬币之类 , 体积、质量都较小的金属物品 , 虽不会产生那么大的破坏力 , 但也会对检查图像质量产生影响 , 有时甚至无法帮助医生做出明确诊断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 医务人员需要反复查找这些异物并移除后 , 才能继续检查 , 这也降低了检查效率 。
另外 , 从设备使用成本上来看 , 一旦轮椅之类的较大金属物体被吸到磁共振上 , 则需要专业人员对磁共振设备进行消磁、励磁等操作后才能继续使用 , 而这一过程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时间才能完成 , 花费也非常巨大 。
做磁共振检查时 , 提前把身上携带的物品(尤其是金属)取下来 , 既能获得更好的检查图像 , 使患者获益;又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检查效率 , 同时还排除了检查中的安全隐患 。
磁共振检查前为什么要取下金属物品 核磁共振到底辐射大不大

文章插图
核磁共振到底辐射大不大肯定地说 , 核磁共振对人体是没有任何危害的 。
和CT成像不同 , 核磁共振并没有辐射 , 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是形成人体周围较大的磁场 。事实上 , 人类本身生活在地球上就受到了磁场的影响 , 地球的南北两极本身就是磁场 , 因此 , 我们是时时刻刻生活在磁场中的 。
我们生活在磁场中没有任何危害 , 自身生活也没有受到阻碍和拦阻 , 核磁共振产生的磁场并不会危害人们的身体 , 也不会对内脏和细胞造成危害 。
需要注意的是 , 核磁共振形成的磁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 , 强度超过南北两极对人类的磁场 。病人带有脑起搏器和心脏起搏器时会被磁场阻碍 , 起搏器不能正常工作 , 核磁共振机器无法进行正常的检查 。
如果人体内带有钢板的话 , 磁场会导致人体内的钢板产生热量 , 热量会让人一时间陷入发热或散热状态 。一般情况下 , 并不会导致更大的影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