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典故暗喻了什么内涵 管鲍之交意思是什么

读过《史记》的人应该都知道“管鲍之交”这个典故,它被认为是交友典范而流传至今 。
这种交情的基础不是利害关系,不是互相借重、互相吹捧,而是真心相助,不图回报 。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史记》来了解一下这份传颂千百年的友情 。

管鲍之交典故暗喻了什么内涵 管鲍之交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结成生死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从年轻的时候就是好朋友 。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然 。(《史记》)
刚开始两人合伙做买卖,但是管仲家里比较穷,能拿出来的本钱很少,鲍叔牙就多出了一些,但是等到买卖赚了钱,最后分红的时候,管仲却要多拿 。
鲍叔牙手下的人都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帮管仲解释说:“他是因为家里困难等钱用,是我自愿让给他的 。”

管鲍之交典故暗喻了什么内涵 管鲍之交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管仲曾经有3次做官被罢免,很多人都瞧不起他,但是只有鲍叔牙认为:“并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 。”
带兵打仗的时候也是,冲锋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后面,败退的时候,跑得比谁都快,大家都骂管仲是胆小鬼,鲍叔牙却还是帮他辩护:“管仲在家中是个独生子,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需要他奉养,他可不是胆小,他是个做大事的材料 。”

管鲍之交典故暗喻了什么内涵 管鲍之交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后来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发出感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
就这样,管仲和鲍叔牙结成了生死之交 。
【管鲍之交典故暗喻了什么内涵 管鲍之交意思是什么】
管鲍之交典故暗喻了什么内涵 管鲍之交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成为敌对 后来,管鲍二人都得到了齐王室的重用,但是两人辅佐的君主确实敌对的,管仲追随公子纠,鲍叔牙追随公子小白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是齐襄公的弟弟 。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史记》)
鲁庄公想要扶持公子纠,派管仲带一部分兵马在路上去拦截公子小白 。管仲带着三十辆兵车,日夜兼程,奋力追上了公子小白 。
管仲看到了鲍叔牙一脸的严肃,没有选择强攻,而是放了一支冷箭射中了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当场吐血,仿佛看到了鲍叔牙的泪,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

管鲍之交典故暗喻了什么内涵 管鲍之交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可谁知,公子小白并没有死,原来,箭被衣袋钩挡住了,就这样,公子小白登基称王,成为齐桓公 。
乾时一战,鲁国遭遇伏击,大败而归,鲁庄公自身难保,再也当不了公子纠的保护伞 。
此时的管仲颠沛流离,万念俱灰,自古成王败寇,对于选择,他无悔,对于友情,他无怨 。

管鲍之交典故暗喻了什么内涵 管鲍之交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力保好友,冰释前嫌 齐桓公登基后,齐国百废待兴,要想治理好齐国,就一定要贤才辅佐才行 。
这时,鲍叔牙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
《史记》中的原话是这样的:
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 。君之尊,臣无以增君 。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 。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 。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 。” (《史记》)
意思就是:“齐桓公如果只想治国,有高傒与鲍叔牙就够了,如果想成就霸业,非得需要管仲不可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