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互联网起源的了解


简述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互联网起源的了解

文章插图
身处数字时代,你是否也有过这些疑问,当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起源在哪里?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互联网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艾森豪威尔、利克莱德、鲍伯·泰勒、拉里·罗伯茨,这些名字和互联网有什么关系?苏联、美国、世界霸权、冷战、军备竞赛…这些又和当今的互联网有什么联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互联网的BIG BANG!
01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
在介绍ARPANET之前,我们得来先说一说ARPA 。
ARPA诞生于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之下,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简称,隶属美国国防部 。1958年,受制于苏联发射旅伴号人造地球卫星的惊人事件影响,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建议下,这个机构得以成立,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军队寻求最新的科学与技术 。
无论是二战时期、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时期等等,美国很多研究机构,表面上是大学的实验室、研究室,但实际上都会为军方提供一些秘密技术研究,比如香农当年研究出信息论所在的贝尔实验室,也是为军方提供技术支撑 。
ARPA的核心机构之一是信息处理处(IPTO) 。1962年,利克里德(J.C.R.Licklider)离开MIT,加入ARPA,并在后来成为IPTO的首席执行官 。利克利德前瞻性的判断“(军事)命令和控制系统”方面的改善,必须通过推进现行的计算机技术发展 。利克利德富召集了美国很多知名的计算机专家,并将他所领导专家小组称为“星际网”(Intergalactic Network),并从中孕育出了有关阿帕网的整体思想 。也就是在他任职期间,据估计,整个美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的70%由ARPA赞助,结果ARPA不仅成为网络诞生地,同样也是电脑图形、平行过程、计算机模拟飞行等重要成果的诞生地 。
02初识ARPANET
ARPA之所以从事ARPANET的研究,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美国军方为了减少集中的信息站点易受攻击的危险为做出的 。当时的大背景是冷战中美苏争霸,尤其是围绕核武器而开展的各种各样的军事竞赛 。
二战期间,美国在核武器研制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战后,世界核武库不断扩大,核武器的数量、种类迅速增加,相关的技术水平也日新月异 。很多国家相继加入了核俱乐部,打破了美国独家垄断核武器的局面 。尤其是美苏两国先后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使得在冷战高峰期,核武器库成为最主要的威慑力量 。为了避免出现集中命令式的控制系统极易遭到破坏,优先考虑改善通信设施,于是冷战时期的军事智囊团兰德公司提出了有关阿帕网的最初设想:建立一个分布式冗余的计算机网络,使所有的消息拆分为一个个分组并可以通过协议发送,这样,即便出现核战争,也总是可以找到最保险的信息通道,将命令等信息的发送地和目的地连接起来 。
利克莱德卸任之后,他将交接棒交给了鲍伯·泰勒 。泰勒接受了利克莱德的思想,接管了“星际网”的这些“大神”们 。泰勒的办公室坐落在五角大楼的第三层,放着3台不同操作系统的电脑终端,他们分别连着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莫妮卡市的主机 。这三台电脑必须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上机步骤,一不小心弄混了就前功尽弃 。于是,泰勒萌生了将这些不同操作系统的电脑联系到一块的想法 。1966年的一天,泰勒走进了隔壁ARPA署长查尔斯·赫兹菲尔德(C.Herzfeld)的办公室,提出了一个超越时代的互联网项目建议,经过20分钟交谈获得了1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