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有几种写法 冯字怎么写好看

任何一个中国人,对观音的形象都是非常熟悉 。她大多是一袭白衣,面容姣好,手持杨柳和净瓶,非常具有亲和力,带着一种知心姐姐的感觉 。但对佛教历史稍微一些的小伙伴可能都知道,这位“知心姐姐”,其实是个男儿郎 。
敦煌绢画观音像
宋代之后,“女相观音”才逐渐成为主流,而到了明清时期,大部分的观音形象都成了女性,一直到现在,我们在各种寺庙里看到的观音,基本都是女性的形象 。
一般认为观音形象的女性化是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的,所以在敦煌壁画、龙门石窟造像或其他更早期的宗教场所中还能看到男性观音的形象 。那是极度的不舒适啊!
健陀罗地区:观音菩萨半跏思惟像,2-3世纪
关于观音形象女性化的原因,有很多正史专家都做了论述,我这样一个野路子的人聊聊不太正式的说法 。
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从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推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史称“太和改制” 。然而太和改制真正的推手,是拓跋宏的奶奶——冯太后 。
冯太后(442-490年),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音俊)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祖母 。太和新制和迁都洛阳,标志着北朝胡人政权的封建化和中国化,为南北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改革后产生了北魏军事集团八柱国,其中李虎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孤独信是隋文帝杨坚的岳父、李渊的外祖父 。隋唐的政治制度,如府兵制、均田制都源于冯太后的改革,可以说冯太后是盛唐的引路人 。
冯太后笃信佛教 。她去世后,其孙魏孝文帝拓跋宏在洛阳龙门兴建了最早的一龛石窟——古阳洞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时代延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洞窟,也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为集中的洞窟 。而正是这个时期观世音的男性形象开始向女性转变 。
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
还有一个作证,出自宋代朱弁的《曲洧旧闻》 。观音为兴林国妙庄王的第三女妙善,从小虔诚礼佛 。为救父病,毅然献出手眼为父亲合药治病 。果然,不久妙庄王的病体就康复了 。此事感动了释加牟尼 。他为让妙善公主能时时拯救苦难众生,便赏赐了千手千眼给妙善公主 。从此,妙善公主就成了众所祈求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这里凑巧的有如下两点:其一兴林国就在冯太后的故乡——古长乐郡;其二妙善和冯太后都是皇室 。
冯太后是北燕昭成帝冯弘的孙女,其族源出自毕万 。毕万的祖先为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封于毕地 。毕万因随晋献公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晋献公于是任命他为大夫,将魏地赐封他 。毕万死后,毕万子孙以其封地为氏,称魏氏,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先祖 。魏文侯魏斯有后人封于冯地(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冯城村),其后裔也以冯为姓,冯氏属姬姓 。这一支冯姓虽然发源较晚,但是世系源流清楚,被称之为冯姓正宗 。
冯氏最早的起源可能是官名——冯(音凭)相 。冯相,就是左右宰相 。据典籍《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两位冯相共同掌春、夏、秋、东四府司,处理国政 。在冯相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冯相氏,后简化为单姓冯氏、相氏 。春秋之前出现的冯姓,应该来源于此 。
冯氏的另一个起源是来自于冯简子,与孔子同处一个历史时代,以善断而名闻于诸侯各国 。冯简子,为归姓,是郑国名相子产的助手,但世系不清楚 。为了表彰冯简子的功绩,将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冯城村作为他的采邑 。但是,这个地方是原来就叫冯,还是之后称为冯,也是不清楚的 。冯去疾就是冯简子的后裔,生活在秦始皇时期,与李斯同为丞相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