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现状如何 对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看法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现状如何 对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看法

文章插图
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 。这是家长很头痛的问题,也是教育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高科技的生活方式,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难以应对的问题,尤其是电子产品对青少年学生的冲击较大 。
为此,前不久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各地不同程度地制定了细化管理措施 。而前几天,河南信阳一所学校为了管住学生玩手机,组织学生集体砸手机的视频迅速登上热搜,并引发不少网民质疑 。
为了让学生远离手机,河南信阳一学校组织学生集体砸手机 。
那么,我国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的现状如何呢?
生活中常见的电子产品,主要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电视机、摄像机等等 。今后,随着数字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还会有更多的电子产品融入我们的生活 。电子产品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虽然说,很多电子产品的利大于弊,但从不利影响来看,主要是网络、手机等电子产品对自制力差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危害
目前中小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就是手机了,其次是电脑 。作为家长,我们对这些现象并不陌生:孩子放学一回到家就千方百计地想玩手机,好多孩子周末、假期不喜欢到户外活动,宅在家里玩手机、电脑;一群孩子即使聚集在一起,多数也是在组团打网络游戏;亲子相处,即使同处一室,多数是拿着手机在各自的虚幻世界里遨游 。手机更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重要难题: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哄孩子开心,手机无形中成为电子保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把玩电脑、玩手机作为和父母谈判的交换条件,甚至会用生闷气、哭闹、威胁的方式对抗父母 。父母明知长时间玩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健康和心理发展有害,却束手无策 。我就亲眼见到一个孩子因为家住深沟无信号,他周末每天起床很早,坐在沟口桥上玩一天手机,不吃不喝,十分投入 。
学校对手机也是屡禁不止 。学生偷偷把手机带到学校,上课下课钻空子玩,晚上在宿舍偷着玩;甚至有学生半夜从窗户翻进教师办公室玩通宵;有的三五成群蹲坐在教师办公室窗下蹭wifi;有的在课间打开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玩游戏;有的甚至因为老师的批评而顶撞老师,厌学,逃学……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师生关系,成为学校教育的难题之一 。
在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上,专家则建议:4-6 岁,每天大约20-30分钟;7-10 岁,每天大约30-45分钟;11-13 岁,每天大约60分钟 。而据统计,中小学生手机持有率逐年攀升,目前已达到71.1%,用手机上网比较普遍,且年级越高上网的人数越多 。有41.07%的学生放学回家后,不是先写作业,而是去用电子产品娱乐放松,有46.43%的学生偶尔会这么做;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的占8.93%,在家庭中使用的占83.93%;16.07%的玩游戏,25%的是聊天,50%看视频听音乐,学习的只有8.93%,使用时间在一小时内占28.57%,1—2小时的占21.43%,2个小时以上的占30.36% 。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作业和电子产品之间,学生首先选择的是电子产品,并且使用电子产品绝大多数是在家里,每次玩2小时以上占1/3,其中用于学习的极少 。并且,有一些学生经常熬夜玩手机,而且视力慢慢地变弱了 。可见,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