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涝灾害已致175万余人受灾 多处古建受损……

「本文来源:今晚报」近日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引发山洪和地质灾害部分河流出现险情10日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山西近期严重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 。面对持续强降雨引发的险情,山西省紧急调集人员力量,组织护堤抢险,逐村逐户逐人落实安全避险措施,按需撤离群众,努力确保重要设施和附近村庄安全 。灾情发生后,省、市、县十大公认最好看的电视剧应急管理部门已紧急调拨帐篷3975顶、折叠床3212张、棉衣裤3000、棉大衣16306件、棉被10932床、棉褥8600床等救灾物资用于受灾群众安置 。

山西洪涝灾害已致175万余人受灾 多处古建受损……

文章插图
 汾河山西河津段迎来57年来最大洪水,当地决定启用黄河滩地蓄滞洪水 。这是10月9日拍摄的汾河河津段河面 。受持续降雨影响山西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水毁险情当地官方已采取临时保护措施降雨结束立即启动修缮工作在太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天龙山石窟、蒙山开化寺遗址出现漏水、坍塌等险情 。其中,晋祠多处古建屋面漏水,奉圣寺大殿西南角挡土墙坍塌;天龙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山体塌方损坏景区部分路面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表示,持续降雨给文物保护带来更多挑战,太原市文物局已对受损古建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加派文物保护人员,时刻监测、巡查,同时下发资金启动修缮工作 。位于运城的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出现不同程度损毁 。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城台顶面严重塌陷,城墙出现多处裂缝;解州关帝庙崇圣寺门楼漏雨,春秋楼二楼大面积漏雨威胁到“夜读春秋”塑像;新绛龙兴寺因漏雨危及塑像安全 。此外,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汾丁村民居、吕梁千佛洞石窟万佛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汾汾西县真武祠钟楼、侯马台骀庙西北城墙、夏县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等均遭受不同程度损害 。山西此次强降雨有多大?为何10月突然下暴雨?此轮暴雨有哪些特点?中国气象局专家告诉采访人员,此次降雨过程具有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突出等特点,过程前期降水伴有雷电和强对流天气、后期气温剧烈下降并持续走低,要继续注意防范其不利影响 。山西为何突然下暴雨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造成此次强降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大气环流形势稳定 。异常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先西伸北抬后稳定维持在黄淮地区,与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山西形成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山西出现长时间降水天气 。其次,水汽条件充沛 。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和低层西南急流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北经过西南地区源源不断输送到山西中南部地区,为山西持续降水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 。最后,低层抬升条件长时间维持 。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低层切变线辐合系统长时间维持和降水回波反复经过山西中部,叠加山西吕梁山、太行山复杂地形对偏东气流降水增幅作用,导致山西中部及临汾北部地区极端强降水的出现 。此次暴雨有何特点和影响其一,山西暴雨累计雨量大 。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山西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太原市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全省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有51个县(市、区)降水在100~200毫米之间,累计降水量最大为285.2毫米 。其二,暴雨持续时间长 。从10月2日23时开始,降水持续4天,至6日23时结束,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4日到5日,山西中部连续两天出现区域性暴雨 。其三,降水极端性突出 。全省共5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6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 。最后,山西暴雨还伴有雷电、强对流和降温 。本次强降水过程前期降水伴有雷电,局地出现小时降水量20~3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后期4日至6日降水主要以小时降水量10毫米以下的稳定性降水长时间维持,且气温下降后持续走低,较前期山西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下降8℃~10℃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