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不要同爱咆哮的人交往和结婚

专家们认为 , 当你和伴侣同处一室时 , 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得不谨小慎微──始终小心翼翼地关注自己和别人的言谈举止──以避免你的伴侣大发雷霆 , 这就是你身处虐待关系之中的一个最佳信号 。
【专家建议:不要同爱咆哮的人交往和结婚】
专家建议:不要同爱咆哮的人交往和结婚
了解虐待
当我们提到虐待的时候 , 我们往往会联想起关于那些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女性的可怕新闻报道和微博图片 。
然而 , 并不是所有的虐待都是身体上的 。而且 , 虽然女性更经常成为虐待的受害者 , 但男性也常常是受害者──特别是精神虐待(emotional abuse)的受害者 。精神虐待可能带来同样的破坏性 , 甚至更令人费解 。
精神虐待令人费解是因为在摆脱虐待的过程中 , 最困难的一步就是识别它 。毕竟 , 对尚未意识到的问题 , 你无从下手 。心理学家特伦斯·里尔博士(Terrence Real)在其畅销书《婚姻新规则》(The New Rules of Marriage)中对虐待行为做出了如下定义:
(1)呼来喝去 , 大吼大叫 。
(2)恶言相向 , 说任何以“你这个……”开头的句子 。
(3)羞辱或侮辱 , 说别人品行恶劣或一无是处 。嘲笑、讥讽、挖苦别人、乱开玩笑或自视过高 。
(4)对另一位成年人指手画脚 , 告诉她该怎么做、怎么想或作何感受 。
(5)信誓旦旦 , 却言而无信 。
(6)撒谎或摆布别人:故意歪曲事实或者欺骗性地改变行事方法 , 以达到控制伴侣的目的 。诸如:“别担心我 。我淋着雨也没关系 。去吧 , 你玩得开心点 。”
当我读到上述定义的时候 , 我的第一反应是:难道这些行为都算得上虐待?这些都稀松平常啊!
不过 , 我随后意识到 , 里尔博士是正确的 。
他列举的上述行为都是将来可能出现身体虐待的预警信号 。并且 , 这些行为本身就是虐待行为 。
虐待在健康的感情中没有容身之地
专家们认为 , 当你和伴侣同处一室时 , 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得不谨小慎微──始终小心翼翼地关注自己和别人的言谈举止──以避免你的伴侣大发雷霆 , 这就是你身处虐待关系之中的一个最佳信号 。
虐待在健康的感情中没有容身之地 。一点儿也没有 。
人们或许会问 , 那些处在虐待关系中的人 , 为什么就不能离开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 也许只有那些经历过的人才能给出完整的答案 。
施虐者看起来不像是坏人
虐待关系让人困惑不解的原因是 , 大多数施虐者并不像是我们在电影中见到的那些坏人 。他们也有人情味 , 这意味著有时候他们也会友善慷慨 。
施虐者甚至往往不知道自己在虐待别人 。在他们看来 , 自己也是被人误解、受人攻击的受害者 , 而他们的施虐行为只不过是应激反应 。
但是 , 并不能仅凭施虐者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施虐行为 , 就能减少给那些试着爱他们的人带来的伤害 。
没有人天生就该承受这种痛苦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自己、家人和朋友免受虐待的侵扰呢?
如果你仍单身……
如果你仍单身 , 以下就是我的建议 , 简单并且好记──不要和咆哮的人交往 , 不要和咆哮的人结婚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