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风的这些说法都是误区 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关于台风的这些说法都是误区)台风“灿都”的风力最强时已达到17级,远远强于上次的“烟花”(14级) 。而且其移动路径不断变化,“灿都”最初的行进方向是闽粤地区,后来却直扑江浙沪而来 。台风强度在靠近台湾岛时也没有明显减弱,维持超强台风级别超过100个小时 。狂风巨浪、树倒房掀……作为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个头大、能量大的台风从海上生成发展到登陆大陆,经常伴随着强大的破坏力 。强大的台风不仅可以“近身攻击”——给所经之地带来强烈的狂风暴雨,同时还能“远程攻击”——给一定距离外的地区带来持续性暴雨,“隔山打牛” 。而且台风登陆后也并不意味着其影响结束 。虽然受地面摩擦作用,风速和强度都会有所减弱,但因台风造成的强降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依然可能给内陆地区带来重创,防范工作仍不能有丝毫松懈 。上海辟谣平台总结了几个防风误区,请大家保持警惕之心,时刻做好安全防护 。误区一:秋台风威力不及夏台风实际上,秋台风更容易出现“狠角色” 。通常6月至8月生成的台风被称为“夏台风”,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被称为“秋台风” 。据中国天气网统计,过去72年间,夏季生成台风个数为833个,为台风最活跃季节,秋季有821个台风生成,仅次于夏季 。秋季中,9月最活跃,平均登陆我国个数达到1.72个,仅次于台风活动最频繁的8月(1.94个)和7月(1.83个)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邵鹏称,秋台风路径多变、预测难度更大,这主要与影响秋台风的天气系统有关 。秋季时,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冷空气等天气系统相互博弈,不分胜负,因此变得忽东忽西、忽南忽北,高了预测难度 。与夏台风相比,登陆我国的秋台风登陆地点明显偏南,多集中在华南地区 。这主要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化有关 。台风一般沿着副热带高压外围活动,进入9月后,副热带高压逐渐东退南移,台风受到副热带高压压制,导致路径也偏南 。尽管生成和登陆数量不及夏台风,但秋台风更易出现“狠角色” 。据中国天气网统计,1949年至2020年间,秋季生成的台风中,超强台风占比27.9%,远高于夏季的18% 。秋台风破坏力大是因为从春分开始,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加热了北半球热带海洋,海水热量不断累积,通常8月至9月海温达到最高,海温高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 。同时,8月底至9月初,冷空气开始活跃,增加了气压梯度,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加大,也有利于台风强度增强 。此外,由于秋季冷空气逐渐增多,台风更容易遇到冷空气,两者联手往往激发猛烈降水,从而导致更大的灾害 。误区二:台风登陆后影响就结束了实际上,台风深入陆地后依然会带来风雨影响 。尽管台风登陆后强度会逐渐削弱,但其仍然携带着丰厚的暖湿空气,一旦与陆地上空冷空气相互作用,将可能给内陆造成暴雨、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以及雷暴、局地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 。深入陆地的台风会导致列车停运、地铁停运、航班取消,影响城市正常运行;在乡村地区,大风大雨造成农作物倒伏、病虫害,甚至疫病流行,生态环境破坏等 。

关于台风的这些说法都是误区 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文章插图
△网友上传的“大风雨致树木倒伏”图片 。台风来袭,室外是极为危险的,多数遇难者都是在外出过程中遭遇不测 。例如,有人正在室外寻找避难场所,却被台风刮飞的广告牌击中,不幸死亡;还有人在驾车出行的过程中因强风而翻车,不幸受伤;农民担心农田受损,外出查看,在途中被卷入暴涨的河水中,不幸丧生;有人因屋顶漏水试图上房修理,却因强风无法保持平衡,摔下屋檐,不幸丧生……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