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磕碰碰划伤皮肤 外伤用药使用注意事项


磕磕碰碰划伤皮肤 外伤用药使用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天气热了,人们的衣着也在减少,活动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划伤皮肤、扭伤关节,这时候你应该在伤口上使用什么药呢?给大家盘点一下不同的部位,不同药水的使用 。下面跟随513常识网了解一下吧!
五种常见外伤用药使用注意事项
1、酒精
酒精分子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进入细菌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 。但是只有浓度为70%-75%的酒精适合用于消毒,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而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 。若酒精浓度过低,则虽可进入细菌,但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
适宜使用:
(l)一般性伤口;
(2)需湿敷的伤口 。湿敷可防治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
禁忌使用:
(1)黏膜部位,如唇、口腔、生殖器等部位;
(2)对酒精过敏者;
(3)精有刺激性,最好不要给两岁以下的幼儿使用 。
2、含碘消毒剂
碘酒(医学上一般称碘酊)和碘伏都属于含碘消毒剂 。碘酒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伤口涂了碘酒后,需要用75%的酒精再涂一遍,因为碘可以沉着在皮肤上,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所以必须用酒精脱碘 。碘伏为络合碘,是以水为溶媒(碘是不溶于水的,要经过特殊工艺制成) 。使用后不需要75%酒精脱碘 。
含碘消毒剂可以杀灭皮肤和黏膜上的数百种细菌、真菌和病毒,但对人的毒性和致敏性极小,目前在消毒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碘酒和碘伏作用相同,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碘伏比碘酒的用途要广 。因为有刺激性的碘酒会使伤口灼痛,而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制成,对皮肤、黏膜和伤口没有刺激性 。现在,碘伏普遍用于肌肉、静脉注射及手术等皮肤消毒 。
适宜使用:碘伏适用于绝大多数伤口;碘酒适用于一般性伤口(使用后需用75%的酒精脱碘) 。
禁忌使用:
(l)大面积的伤口 。避免大面积使用含碘消毒剂,以防碘被皮肤大量吸收而出现碘中毒;
(2)发生溃烂的皮肤伤口;
(3)碘过敏者禁用;
(4)不宜与红药水同时涂用,以免生成碘化汞而腐蚀皮肤;
(5)不宜与紫药水同时涂用,以免发生化学变化,使疗效明显降低或完全失效 。除此之外,碘酒的禁忌使用原则也与酒精相同 。
3、紫药水
紫药水(又名龙胆紫溶液、甲紫溶液)是由龙胆紫和水配成的1%-2%的溶液,呈紫色 。紫药水具有杀菌、收敛作用,对人体无刺激性:
适宜使用:
(l)在临床上,常用0、1%-l%的紫药水治疗皮肤及黏膜创伤感染等症,也可用于小面积的烧伤;
(2)紫药水虽多外用,但它也是一种可以内服的药物,所以可以用于涂擦嘴唇和口腔溃疡 。
禁忌使用:
(l)不宜用于较深的创口、化脓性伤口及大面积烧伤、烫伤创面等 。因为紫药水的收敛性较强,易使创面结硬痂,伤口脓液流不出来,因而使痂下细菌繁殖,感染向深部扩散 。而且脓液可降低紫药水的效力;
(2)在眼睛附近涂用紫药水时,必须十分小心,勿使紫药水流入眼睛,因为紫药水会损伤眼角膜,引起眼角膜坏死和溃疡 。一旦不小心让紫药水流入眼内时,要马上用清水冲洗眼睛,严重者需去医院处理 。
4、双氧水
双氧水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3%双氧水具有消毒杀菌效力 。由于过氧化物不稳定,当与皮肤、口腔和黏膜的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会立即分解生成氧,产生很强的氧化能力,能破坏细菌菌体,杀死细菌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