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水的密度是多少 水密度是多少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 而产生 。停止,发声也停止 。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 传播 。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来的 。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米/秒 。声音在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快 。
4.利用 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 、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 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 、声源与听者的 有关系 。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处减弱;(2)在 中减弱;(3)在 处减弱 。
7.可听声:频率在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 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波 。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测量的工具是 ,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原理制成的 。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 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 ,每一小格是 ℃ 。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 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5. 、 、 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 热 。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 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 ;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 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 ,而非晶体没有 。
10.(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 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 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 状态,CD段处于 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 和。都要吸热 。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 ,但温度 ,这个温度叫。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 ;(2)液体 ;(3)液面上方。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 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 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 热 。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介质中是沿 传播 。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 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 米/秒 。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 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