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外出踏青:修身养性两相宜

【清明时节外出踏青:修身养性两相宜】“踏青”一词,《辞海》收有,释曰:“踏青就是春天到郊野游览 。”汉语言博大精深,到郊野春游,就凝炼成“踏青”这样美而雅的词 。一个“踏”字,极尽人们郊游的悠然与愉快,一个“青”字,活画出春天盎然的生机 。
 
踏青,既能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又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有人归纳出踏青的若干好处:
 
清肺养心   春天郊外踏青,可以使人气血冲和,心宁神安,使人放慢心跳和呼吸,从而使心肺得到很好的休息,对心肺大有裨益 。另外,郊外远离雾霾,空气清新,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能增加和促进心肺的功能,刺激人体造血功能,从而达到清肺养心的目的 。
 
舒筋活络   绿野踏青,行走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人们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 。在这种心态下,再通过行走攀爬等适当的运动,既可享受到踏青的乐趣,减轻生活的压力,也锻炼了体魄,使人体全身的经络得以舒缓放松,达到舒筋活络之效 。
 
养肝明目  出门踏青能起到养肝的效果 。人在春天适当增加运动,有助于人体肝气疏泄,阳气生发 。肝开窍于目,肝气越旺盛,目也就越清明 。同时,在青山绿水中放眼远眺,对视力也大有益处,会使眼内睫状肌松弛,眼球屈光调节机构放松,预防近视 。绿色,对眼睛又是一种良性刺激,会使人视力敏锐,心境平静 。
 
踏青时务须注意保护身体,要备足衣服和雨具,以防不测风云使人体受凉,引起感冒等常见疾病 。外出野炊,则须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肠道疾病 。在野外小憩,切不可坐冷湿之地 。万一受凉,归后可用生姜、葱白及红糖配适量水煎服,以驱风散寒、预防感冒 。另外,还须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睡前可用热水洗足,睡时可适当垫高脚部,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达到尽快消除疲劳、恢复精神的目的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风吹动我们的心弦,它是信使,提醒我们,在百草萌生的时节里,你真的应该亲近自然,舒展身心,将自己融入这一片清新天地,将勃勃生机植入心田,动静相随,养生养心两相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