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转型之困 新华保险的重疾险

新华保险的重疾险(新华保险转型之困)

新华保险转型之困 新华保险的重疾险

文章插图

行业传统营销体制瓶颈下,新华保险开启转型,然而重疾险性价比偏低且多发拒赔案件,以及个险代理人规模缩减,都成为了转型路上不可忽视的问题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关于新华保险(601336.SH)的三则民事判决书,因拒绝按照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给予保险金,新华保险被法院判处履行保险合同义务,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对原告进行理赔 。其中的两起案件中,新华保险与原告之间的争议主要在于,原告在投保健康无忧重疾险时是否如实告知病史 。另外,采访人员通过分析发现新华保险的重疾险也存在性价比偏低的情况 。此前,新华保险发布2021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新华保险个险代理人规模为44.1万人,同比下滑16.2% 。针对此现象,新华保险副总裁李源解释称,“20世纪90年代,营销队伍人均收入是2000-3000元,但经过几十年,目前整个行业平均收入仍是3000-4000元,与队伍的留存率不太匹配 。”重疾险性价比争议采访人员发现在新华保险官网上,目前仍在销售的重大疾病保险有六款 。以健康无忧C6款重大疾病保险为例,该款重疾险的投保等待期为180天,与同类型重疾险对比,投保等待期较长,例如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保险”)的邮保安康2021重疾险等待期为90天,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年人寿”)百年康佳倍重疾险等待期同为90天 。一般来说,重疾险的等待期越短越好,因为被保人在等待期出险,无法获得赔付 。从重大疾病赔付来看,中邮保险的邮保安康2021重疾险赔付次数为1次、赔付比例是100%基本保额;百年人寿的百年康佳倍重疾险赔付次数为1次、赔付比例为100%保额,且60岁前首次额外赔付100%保额 。相比之下,新华保险的健康无忧C6款重疾险赔付次数为1次、赔付比例则是取保额、保费、现金价值三者中的最大值,赔付看似是多重选择,实则消费者未达到受益最大化 。一位保险从业人员告诉采访人员,在配置重疾险时,可以关注该保险在重疾保障上的赔付比例 。如果确诊可以给予100%甚至200%的赔付保额,对于消费者来说保障性更强 。如果是同类型、功能性相似的重疾险,则应该考虑价格的高低 。在保费方面,以一位30岁的男性为例,投保30万保额、保至终身、缴费30年期,新华保险的健康无忧C6款重疾险、中邮保险的邮保安康2021、百年人寿的百年康每年保费分别为7410元、5644元、4584元 。在同类型的重疾险中,新华保险的健康无忧C6款重疾险保费偏贵 。据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公布的最新保险消费投诉数据,新华保险疾病保险纠纷投诉量仅次于平安人寿,位列第二,同比增长235% 。随着新业务价值表现承压,新华保险出现退保金上升、保单继续率下降的现象 。截至6月末,新华保险退保金为85.61亿元,同比增长56.3%;退保率为1.0%,同比增长0.3% 。对此,公司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部分产品保单存量逐年增加 。此外,新华保险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继续率是88.8%,同比下降2.2% 。个险代理人数锐减除了产品本身存在性价比较低的问题,新华保险的个险代理人队伍规模也在半年内急速缩减 。新华保险此前一直追求做大销售队伍规模,但其半年报数据显示,个险销售人数从年初的60.6万人减至44.1万人,同比下滑16.2% 。受新华保险调整销售渠道的影响,截至2021年6月末,新华保险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人数为3.54万人,较上年末减少900人 。新华保险内勤员工减少871人,缩减2.4% 。对此,新华保险解释称,在行业传统营销体制遭遇瓶颈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探索传统营销模式转型,开展人力清虚 。其中,截至6月末,新华保险月均合格人力10.5万人,同比下滑22.2%;月均合格率为19.1%,同比下滑7.3%;月人均综合产能3105元,同比下滑13.2% 。新华保险副总裁李源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传统的寿险营销员制度有“四个不匹配”,分别是业务员队伍和客户的年龄不匹配、产品的供给和客户的诉求不匹配、销售场景和模式不匹配、销售队伍底层人员的收入和留存率不匹配 。采访人员了解到,目前新华保险在招聘业务员时,对学历要求是本科及以上,对年龄的要求是35周岁以下,且需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协调能力 。然而,新华保险现有业务员大部分是高中或大专学历的60后、70后群体,但如今保险的消费群体已经向80后、90后倾斜 。业务员与消费客群之间存在的年龄差、学历差使得业务员在营销时受阻 。保险从业人员徐明(化名)告诉《中国科技投资》采访人员,“现在的年轻人保险意识比较强,有着自己的判断和认知能力,比如他们要投保一个重疾险,会对这份保险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 。这种情况下会倒逼销售人员变得更专业,才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今80后、90后消费群体普遍喜欢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自主购买产品 。一位90后消费者告诉采访人员,“相比线下购买保险,我更喜欢在互联网上自己了解保险 。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找相关的保险,直接明了地看到保险条款,而不是被保险业务员牵着鼻子走 。如果确定了要购买某款保险再去线下购买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向《中国科技投资》采访人员表示,在保险代理人规模不断缩减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分流业务到银保渠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借助银行等“优势”渠道拓展业务 。但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不排除部分保险公司通过线上获客、展业,金融业务线上、线下融合也是个趋势 。徐明告诉采访人员,“在传统的营销时代,客户对于保险的认知以及保险产品的条款关注比较弱,更看重的是保险公司的大小或品牌的知名度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客户搜索捕捉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且方便 。因此,以前的人海战术、人情单已经不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的保险销售 。”针对新华保险业绩、代理人数下滑等相关问题,采访人员致函新华保险,截至发稿,对方未回复 。来源:中科财经责任编辑: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