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一页: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

1、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全诗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2、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

mac一页: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3、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
秋池:秋天的池塘 。
何当:什么时候 。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
却话:回头说,追述 。
4、《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 。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 。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 。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 。“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 。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