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种类的名称大全 十大优雅的乐器( 二 )


4. 琵琶
琵琶是广泛用于中国民族乐队的弹拨乐器 。他的历史悠久,积累了高潮的演奏技巧及丰富曲目 。
琵琶乐曲根据表现上不同的手法特点和格调可分为武曲和文曲 。琵琶武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汉将军令》等 。琵琶文曲有《汉宫秋月》《月儿高》《夕阳箫鼓》《塞上曲》等 。
5. 三弦
三弦广泛用于中国曲艺、戏曲音乐及民族管弦乐队的拨弦乐器 。鼓头木制、蒙以蟒皮,张三根尼龙或钢丝线 。在乐队中用的三弦通常为大小两种,大三弦发音比小三弦低纯五度 。
6. 阮
阮源于中国汉代的琵琶 。唐代武则天是改称阮咸,宋代又简称为阮,今为中国民族乐队及戏曲乐队的常用乐器 。
阮以尺寸大小分为中阮,大阮两种 。中阮音色恬静、醇厚,大阮音色圆润、雄厚 。新改编和创作的独奏曲目有《瑶族长鼓舞》《饮水上山坡》《调歌》《火把节之夜》等 。
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 。其历史虽然比其他类民族乐器较短,但由于发音优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爱 。
拉弦乐器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旋律,音色通常比较柔和、优美,其适应性较强,所以,摄影用也十分广泛 。常用的拉线乐器有京胡、二胡、板胡、高胡、革胡等 。
1. 二胡
二胡是流传于广大中国地区的弓弦乐器,因具有两条弦,故名二胡,也称胡琴、南胡、嗡子等 。二胡发音持续不断,强弱变化自然,最接近人声,具有很强的表现力;适于演奏柔和细致的抒情性作品,能刻画入微 。
2. 京胡
京胡,京剧胡琴简称,拉弦乐器,又称胡琴、二鼓子,是京剧和皮黄腔剧种主要伴奏乐器,流传于全国各地 。演奏时,坐姿,琴筒置于左腿上,琴杆向左稍倾斜,左右持琴杆按弦,右手持马尾弓夹于两弦间拉奏 。
3. 高胡
高胡,高音二胡的简称,曾称粤胡、南胡;可独奏、重奏、乐器合奏或为地方戏曲粤剧及歌舞伴奏;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广东一带为盛行 。
4.板胡
明清时期,随着戏曲、曲艺音乐的兴起,以及小型器乐演奏在民间的普遍流行,胡琴出现了多种变化 。明代中叶产生的西秦腔,其伴奏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为板胡 。
5. 马头琴
马头琴流行于中国内蒙古、新疆及青海等地蒙古族中,东部蒙语称“潮尔”,西部成“莫林胡尔”因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统称马头琴 。据相传,成吉思汗时期马头琴已在蒙古族地区流行 。
打击乐器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繁多,演奏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引起形制与料质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音色 。民族打击乐器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 。无固定音高的如鼓、锣、钹、镲、梆、铃等 。主要是节奏性乐器;有固定音高的如编钟、编磐、方响、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因此,大多数采用一线普记谱,锣鼓常用字谱记谱,有固定音高的一般用五线谱或简谱记谱 。
1. 抄锣
抄锣又称大锣、筛锣、黑锣,分大、中、小三种 。小抄锣必须击打出“哐”音,音色低沉浑厚,常用于京剧或其他戏剧以及婚事,起开道作用,也称开道锣 。中抄锣,必须极大出“夸”音,音色低沉浑厚,长为中、小型歌舞剧团、中外管弦乐队或游行庆典所采用 。大抄锣必须击打出“duang”音,成为中外大型歌舞剧团、交响乐团或广场音乐所使用 。
2. 大鼓
大鼓又称为堂鼓 。鼓框木制,两面蒙皮 。大鼓无固定音高,用一线谱记谱 。大鼓用双槌交替击奏,也可用单槌击奏,打出各种节奏花样 。大鼓的鼓面较大,锤击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音色 。一般鼓心的发音较低沉,越向鼓边则声音越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