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急性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


专家分析:急性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

文章插图
冬季、上午 , 是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 。
该病是临床上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 发病率、死亡率、致死率都很高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 。“脱贫致富三五年 , 一场大病回从前” , 正是对急性心梗的真实写照 。
仔细分析急性心梗的发病规律可以看到两个显着特点:一是一年之中冬季多发 , 二是一天之中上午多发 。事实上 , 早在一百多年前 , 学者们就已观察到急性心梗的季节性和时辰性规律了 。
近年来 , 北京某医院对580例急性心梗患者研究发现:冬季即前一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发病226例 , 占全年发病率的39%;在春、夏、秋三季的8个月中 , 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月平均发病为23例 , 而冬季4个月的月平均发病为33例 , 冬季月平均发病例数比其他三季高43% 。研究还发现 , 急性心梗发病与时辰有关 , 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 。早晨5时至6时 , 发病率最低;7时至8时 , 是5时至6时的2倍;8时至9时是5时至6时的3.1倍 。这与美国学者报告约40%的急性心梗发生在上午这个“魔鬼时段”基本一致 。
造成这种季节和时辰发病规律的原因 , 简单地说就是天人合一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反映 。
天气寒冷 , 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 并使血液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活性下降而处于高凝低溶状态 , 同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易于形成动脉血栓 。在清晨 , 由于生物钟效应 , 随着太阳升起大脑思维开始活跃 , 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 血中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及皮质激素浓度升高 , 会使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量降低 , 还会使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