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的由来 五岳的来历是什么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对其加以崇拜,即称“岳” 。对山封“岳”,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时期,至唐虞三代,封有“四岳” 。春秋战国时期,随“五行”之说兴盛,“五岳”也应运而生,故有“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岳” 。汉之前,由于各代疆域限制,五岳之制因势而异,各有不同 。至汉武帝时,五岳制度才正式创立 。汉宣帝正式颁发诏书,确定以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今安徽省境内)为南岳,大茂山(今河北省曲阳县)为北岳,嵩山为中岳 。后隋文帝杨坚,定湖南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 。金、元、明、清诸代,均建都于北京,曲阳大茂山在京城之南,与北岳名称不符 。明代,称山西浑源恒山为北岳 。清顺治年间,正式移祀北岳于浑源恒山 。此后,五岳沿用 。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是闻名全世界的风景 。人们这祥形容五岳:“恒山如行,华山如立,泰山如坐,衡山如飞,嵩山如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