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方法千万不要用 退烧的快方法

退烧的最快方法(4个方法千万不要用) 跟九妈一样 很多人都以为 “发烧捂出汗就好了” 但叔要告诉你的是 这种捂法 , 一不小心可能捂走性命 此外 发烧就用酒精擦 发烧就跑医院打针 诸如此类的错误退烧方法 也害了不少人 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九叔今天一次和大家说清楚 俗话说 , 知己知彼 , 百战百胜 先来看看人为什么会发烧 当身体被细菌、病毒这些病原体入侵 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激活 派出免疫细胞收拾它们 免疫系统表示 于是便给免疫细胞 配了一台名叫“细胞粘附分子α4”的老头乐 正是这台朴实无华的老头乐 让免疫细胞得以在血管中通行 并且能在到达感染处时 穿过血管 , 杀死病原体 但好日子长了总会出岔子 比如遇上了实力悬殊的病原体 感觉不妙的免疫细胞 会释放“内生致热源” 通知体温调节中枢安排发热 准备召唤免疫系统的大神 ——热休克蛋白90(Hsp90) 这位大神可以对 细胞粘附分子α4老头乐进行改装 让免疫细胞更快地赶到战场 加快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的效率 但它只有在体温超过38.5℃时 才会被激活并迅速复制 经过Hsp90改装后的老头乐α4 瞬间变身高性能跑车 如果此时急着降温 反而会延长甚至加重病情 免疫细胞战胜病原体后 也就不再需要飙车了 为了恢复正常体温 体温调节中枢会下令身体排汗散热 由此可见 并不是因为出汗才会退烧 而是因为退烧才出汗 说完了发烧的原理 下面介绍其他一些发烧时容易踩的坑 冰敷只能让局部降温 而且对于小于6个月大的幼儿 冰敷会让他们的体温迅速下降 反而造成冰火两重天的不适感 酒精对皮肤的刺激大 特别是儿童的皮肤比较娇嫩 更容易出现不适 而且酒精会使皮肤迅速收缩或舒张 再加上发烧时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容易让酒精被皮肤吸收 导致酒精中毒 可用37℃左右的温毛巾 擦拭前胸、后背、四肢 并用25℃左右的凉毛巾 擦拭脸部和额头 衣服方面 如果在发烧期 , 体温较高 会明显感觉到冷 可以添加一些透气的衣物 当体温出现下降时 就要减少衣物 退烧药的原理是 抑制细胞释放制热因子 也就是不让体温调节中枢 收到来自细胞的求援 所以退烧药只是帮助降低体温 并不能把病医好 李剑峰研究组的研究还表明 发烧后6小时 Hsp90的数量将得到最大值 如果因发烧造成其他不适 或遇到高烧(腋下39℃以上) 或是有心脏病等特殊情况 还是应该及时吃退烧药 有人为了尽快退烧 情急之下会多种退烧药一起吃 这方法万万不可 药效过强 会导致病人体温过低而发冷 而药物过量 还可能造成严重肾衰竭 常见的退烧药有 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适用于儿童的的退烧药只有2种 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不少家长遇到孩子发烧 就急切地想到医院打针退烧 叔虽然还单身 但也理解各位家长的担心 不过这退烧针 , 能不打就不打 因为它的副作用非常大 儿童因打退烧针发生的意外也不少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退烧针主要有 1.安痛定注射液(副作用可致死) 2.赖氨匹林(副作用可致癫痫) 3.地塞米松注射液(副作用可破坏免疫系统) 所以建议遵循医嘱 根据中国0至5岁儿童发热指南 儿童只推荐口服退烧药降温 而成人可在服药效果不显著后 选择打退烧针 无论成人还是儿童 遇到发烧都不必着急 因为那是守护我们的免疫细胞 在战场飙车啊!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