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开放平台是可穿戴们的天堂?

 
 
在可穿戴还方兴未艾的此刻就讨论它们和云的关系,似乎有点远 。但最近靠微信营销、11小时预订售出18698只、总额高达933万的土曼 T-Watch 还是有点闪到我们的小眼 。
所以,不禁想在今天这个腾讯云开放战略发布的大洗日子里,使劲儿畅想一下,诸位可穿戴小伙伴们未来会需要神马浮云呢?
从可穿戴存在的最大意义来看,运动健康数据是谁都不甘心失手的阵地 。
在现有传感器如计步、海拔、血压、心跳、血糖等传统数据收集之余,随着生物电技术的崛起,加入心电、脑电和肌肉电等数据,会让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更个性化且立体,继而针对佩戴者个人给出个性化的运动、作息建议,甚至起到监测健康的作用 。
这也是可穿戴设备的终极价值所在,不然一堆数据毫无意义 。
都说可穿戴收集的数据要结合云端做服务,但多种传感器结合所产生的数据库却绝非1+1=2那么简单,而会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这对云的需求也不仅仅是存储即可,还需较好的计算能力和稳定性 。
以运动减肥为例,心电跟计步器等产品结合,会通过心率来反馈你现在的速度是否合适 。因为心跳区间可以反映身体负载,只有到达一定百分比的身体负载时才会直接消耗脂肪,因此,想减肥和想锻炼心肺能力的运动速度可能完全不同 。
这些不仅需要不同数据间的协同计算,更需要云端通过调用你个人的身体指标数据库,来综合计算做出判断,未来人人在云端都有个人健康数据库,不是空谈 。更别提日历、社交、家居等其他数据的加入了 。
当前但凡是个云就都具备存储、计算的能力,至于稳不稳定、弹性如何就因云而异了 。
为何说腾讯云在可穿戴大爆发中更有机会呢?
腾讯云的优势也写在自己的基因里,那就是社交 。而共享此基因的,正是崛起中的可穿戴设备 。
对云计算来说,数据不怕多,就怕没价值,而社交数据恐怕是永远不可能没价值的数据吧 。和可穿戴收集的数据整合下会有所神马化学反应?
试想,把腾讯用在微博广告产品上的大数据分析运用能力,和致力运动健康数据收集的可穿戴设备一打通,根据个体的健康数据库和他的社交热点、消费偏好、社交兴趣等,综合推出的“运动社交建议”或“可穿戴社交广告”该是多么应景啊~
跑完步大汗淋漓、想吃又不想发福?不用你说也不用你设定,低头看一眼腕带,就知道附近有啥好吃好喝又适合你身心状态的好去处 。
分享跑步路线弱爆了,选择标有你此时心率、肺活量和肌肉强壮度的虚拟小人到社交媒体给好友们晒一晒吧~再看看好友在和你类似的运动状态下会选择哪些食谱——乍听之下,几乎与腾讯云今日重点解析的“云标签”服务无异 。
而腾讯今日讲到的“计算云”中的“轻应用”服务,更让时间线君不由联想到7月腾讯开放平台大会上,其开放平台总经理林松涛对时间线君畅想的腾讯硬件开放之路 。
简单说,轻应用可以让客户在不写一行代码的情况下直接套用腾讯云提供的模板开发自己的应用,可以和 QQ、微信等账号绑定连带登陆,还可享有PUSH功能等 。
对想与手机配套使用的可穿戴设备来说,如果这个云功能足够简易且质量有保障,可以省掉大把研发 APP 的时间 。
而和社交数据打通,也很可能正是诸多可穿戴设备苦苦寻觅的长期用户粘性和长期互联网服务之所在 。
“腾讯会把开放生态延伸到软-硬件平台,未来不排除更多形态和更多模式的合作伙伴,包括硬件开发者 。”现在品味林松涛的这句话,突觉意义更深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