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翡翠的历史,怎么好意思说懂翡翠!

目前清代以前的翡翠实物,因为数量太少,在历史文献中也鲜有记载 。现在收藏市场上能见到的最早的翡翠制品是清中期以后的制品,有乾隆的御用扳指儿(翠质一般),有慈禧的翡翠发髻、翡翠手镯,有王公大臣戴过的翡翠朝珠(已改成翠珠链) 。



不了解翡翠的历史,怎么好意思说懂翡翠!

文章插图

在东陵的崇陵中,埋葬着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这座陵建于1909一1915年,在墓中有大量的翡翠陪葬品,有翡翠手串、翡翠扳指儿、翡翠万寿结、平安扣等花件 。



不了解翡翠的历史,怎么好意思说懂翡翠!

文章插图

清代时,翡翠主要在北京、苏州、扬州等地加工,被做成各种翡翠制品 。最好的玉料用来做朝珠、板指儿、龙钩、别子、上好的手镯、戒指,这些都是卖给达官显贵和他们的家眷的,差一点儿的料则做成钩搭子、烟杵、烟磔、翠发簪、白杆手,这样平民百姓也买得起了 。



不了解翡翠的历史,怎么好意思说懂翡翠!

文章插图

翡翠有着最广泛的收藏者,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不喜爱 。上个世纪20年代,那时达官显贵可以花三万两万买个翠扳指儿,贵族妇女可以花三千两千买到翠镯子,商店老板可以花三百二百买条翠表杠,小家碧玉可以花三十二十买对翠耳坠,乡村农民可以花三元两元买只翠烟嘴 。皆因翡翠制品可以适应各个阶层,以至社会上的收藏量相当大,认识翡翠的人也非常多,那时北京设有翡翠加工、销售的中心,有上千家加工作坊,有上千家珠宝店,最好的原料、最好的师傅都汇集在北京 。


1949年以后,珠宝消费市场渐渐消失 。1956年公私合营,大批的工厂、珠宝店合并,很多师傅回了老家 。大陆内销的翡翠市场基本上减小到为零,但对翡翠的挚爱在东南亚一带仍然被延续着,很多东南亚、中国香港、波斯湾人到内地都要买些翡翠 。



不了解翡翠的历史,怎么好意思说懂翡翠!

文章插图

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东南亚几个国家的经济起飞,对翡翠的需求量一下子增大了很多,尤其是台湾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人骨子里对翡翠的爱使很多台湾人大量购买收藏翡翠,但翡翠的来源是有限的,这种供求不平使翡翠的价格一夜之间上涨了很多倍 。


在原产地,原来随意堆在矿边废弃不要的原料一下子具有了价值,进而开始论斤高价销售,这些料几年后就被卖光,买料人也只好见玉就买,即使有毛病也不嫌弃,买到总比买不到好 。当时香港的很多工厂要夜以继日地赶,常常是一开门就卖光 。



不了解翡翠的历史,怎么好意思说懂翡翠!

文章插图

在80年代的广交会上,很多香港商未开门就早早等在门口,一开门大家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翡翠柜台 。何以至此?原来当时国内没翡翠市物,政府只收购不销售 。人们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后,在外宾专购的商店中销售,或经外贸出口国外 。


广交会上翡翠的柜台就是外卖企业的摊位,谁能第一个冲到摊位,谁就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清宋、民国时期的高档好翠,到香港转手就能大赚特赚,所以人人努力个个当先 。当年香港很多做翡翠的商人发了大财,由小商贩变成了大老板 。但是,我们再也无缘欣赏到国内外贸公司手中数量惊人的好翡翠了 。


【不了解翡翠的历史,怎么好意思说懂翡翠!】
不了解翡翠的历史,怎么好意思说懂翡翠!

文章插图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