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翡翠界的骗局真相,关于明清老翡翠的鉴定问题

B货翡翠是经过人工"酸洗注胶"的翡翠,一般是用低档翡翠,用强酸漂洗,去除瑕疵,增加透明度,然后再用树脂等重新充填加固,使原来的低档品变的通透明亮,以便以次充好 。这种B货翡翠在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就会泛黄 。


翡翠B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源于香港,后流入中国大陆和亚洲其他地方,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不安,也极大冲击了消费市场 。日本行业协会甚至因此禁止香港翡翠入口 。大陆消费者蒙受巨额损失后,钻石乘虚而入一举拿下了大量市场 。后在香港欧阳秋眉教授,台湾吴舜田教授,中国地质大学袁心强教授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积极研究B货翡翠的鉴定方法和仪器,首次在国内引进翡翠分级体系,并将研究成果公布于众,才将使得B货翡翠渐渐退出主流市场 。然而,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永远不可能一劳永逸,近几年B货翡翠,染色石英岩,有色玻璃借“明清老翡翠”“冰翠”的旗号,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



解开翡翠界的骗局真相,关于明清老翡翠的鉴定问题

文章插图


说起翡翠界的骗局,最大的莫过于2013年前后粉墨登场的所谓明清老翡翠不能被鉴定为A货的骗局 。一些染色石英岩,玻璃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在中科院某博士,中藏委某主任及其拥趸的如簧巧舌以及某信银行的包装之下,被冠以明清老翡翠之名,以成千上万倍于其原价的价格被销售给消费者,终于在2015年因有消费者以60余万价格买回的所谓“老翡翠”掉色而引起扬子晚报等媒体的跟进报道 。


现代鉴定技术能否鉴定“老翡翠”真假?


通过图件对真假老翡翠有了直观的认识以后,我们再来理会骗子们的奇葩理论 。关于现有技术手段能否鉴定老翡翠真假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个伪问题 。翡翠作为一种矿物,它的真假和新老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现有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判断翡翠的真假,但不能确切的判断这块翡翠是属于哪朝哪代,朝代的断定只能通过已经过考古发现的器物的类比进行,不够精确 。



解开翡翠界的骗局真相,关于明清老翡翠的鉴定问题

文章插图


我们学地质出身的人都知道,地质年代是以百万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也就是说矿物,岩石在地下的变质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以百万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 。人类历史才有多少年?连一个百万年都不到 。更何况距今更近的明清两代了 。翡翠B货那是将石料放到具有极强酸性的王水中进行冲洗的,一般酸性的酸根本破坏不了它的结构 。更不要说带在手上汗液之类能够侵蚀它了 。它在地下埋了数万个百万年都没有被地下的酸性东西破坏结构,戴在人手上或者埋在坟墓里就突然被腐蚀成B货了,真是天大的一个笑话 。某主任为骗局找理由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


拉曼光谱仪是否是最权威的仪器


拉曼光谱有诸多局限性,并非某博士夸张的那样无所不能,不可挑战;相反其以其做鉴定手段目前还不成熟,没有达到推广应用的水平 。主要有如下几点不足:


1、拉曼光谱测试区域有限,其结论不能说明问题 。


拉曼光谱只能测试很小一块区域(比如:1000微米*50微米的面积),因而其测试结果不具有代表性,一小块区域没问题,不代表整块玉器没问题 。


2、目前没有足够量的数据库支撑测试结论


也就是说,目前A货古翡翠的拉曼光谱图数据库也没有建立,没有一个标准来告诉我们A货的谱图是什么样的,B货的谱图是什么样的,没有这样一体系,目前只是处于科学研究阶段,距离实用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还远远没有达到推广应用的水平 。个别科研人员急于拿这样一个不成熟的东西出来包装搂钱,其用意不言自明!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