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体质 瑜伽事半功倍

每个人有不同的体质 , 季节有不同的特征 , 几千年前 , 古印度人练习瑜伽很重视在治疗疾病中养生方面的作用 。早期瑜伽经论记载:“物质躯体”的“我”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风)构成 。四大互相组合 , 便成了人身的本质 , 风元素与物质接触 , 使体内物质运动产生能量的运行 , 体内胆液是水火元素的结合 , 化转物质为能量 , 与津涎会合 , 地水元素产生作用 , 以营养身体 。此四大互相平衡 , 则身体运作无碍 。
瑜伽行者认为 , 人体四大不调 , 造成失去平衡 , 则身心有病或成病 , 四大调和 , 百病无生 , 令身心喜悦!
经论上阐述:不同的人在形质、功能、心理上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 , 这种生理上的身心特性便称之为体质 。
体质影响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 以及发病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 , 进而影响着身体治疗的反应性 , 从而使人体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 , 带有明显的个别特异性 。
体质问题有助于分析疾病 , 对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及养生均有重要的意义 , 故首先须了解人体不同体质的特性 。
对于瑜伽养生者 , 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特征 , 选择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 以增强体质 , 预防疾病 , 增进身心健康 , 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
常见的四种类型体质的瑜伽练习养生方法 。

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心、足心热;心火大、燥热中时烦闷 , 容易失眠 , 大便干燥 , 尿黄;不耐春夏 , 多喜冷饮 。

1、精神调养:这类人体质阴火虚旺 , 性情急躁 , 常常心烦易怒 , 这是火大扰灵根之缘故 , 应遵循“智慧瑜伽之精神内守”的养生法 。多加强自我修习内观涵养 , 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 。少参加强制性的运动等活动 。
2、饮食调养:多吃清淡食物 , 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等 。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补养类食品 , 如:海参、银耳、冬虫夏草等 , 辛辣燥烈之品应少吃 。
3、选择瑜伽练习:以安静为背景下的养生练习;如:经行、内观静坐、内静力量的体式练习法等;不宜过激运动的体式 , 着重调养肝肾 。

这种人多形体白胖 , 或面色淡白 , 手足凉;小便多清长 , 大便时稀 , 怕冷、怕寒;喜欢暖 。

1、心灵调养:这类人因阳气不足 , 常表现出情绪不佳 , 欢喜悲伤不定;这类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 多听音乐 , 户外游走等 。
2、饮食调养多食壮阳食品 , 如牛羊肉、五谷粥等 , 特别是在夏日三伏时 , 每一伏适量进补 , 以壮人体阳气之功 。
3、选择瑜伽练习:水大体质的人 , 春夏秋冬都应加强身体锻炼 , 可采取户外运动;瑜伽练习方面 , 多进行深呼吸练习 , 选择身体全面调整体式组合 , 根据体力承受可适当加大动量等 。

凡是面色晦滞 , 口唇色暗 , 肌肤干燥 , 眼眶黑暗者多为血瘀体质之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