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闺蜜》讲了什么故事 剧集口碑怎么样


《老闺蜜》虽然讲的是五位老太太的晚年生活,但剧作以一种青春化的风格去演绎这些观众能够共情的故事,侧重呈现的也是一种年轻态的老年生活态度,用最温情的方式笑对人生——老之将至,虽然不可避免,但心态的年轻,生活追求的乐观向上,彼此之间的温情以待,依旧可以成为老年生活的主流 。乔梁导演的《老闺蜜》这部作品,并非肤浅的老年人的年轻态,而是经过了一种对于“老之将至”的哲学思考之后的重新回归,这份乔式美学,最为值得认真分析 。
五位老太太身上,每一位的故事,都不仅仅是年轻态和温情感,而是一场有趣的乔式美学思考 。经历过美学思考锤炼之后的角色与故事,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才是最有价值的 。这也是《老闺蜜》能够赢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最为关键的一点 。我们不妨进入到《老闺蜜》的乔式美学文本当中,去看一看每一位角色的“思考与回归”到底是怎样的,又是如何打动观众的 。
先说王馥荔老师带来的梅姨角色 。这个角色在《老闺蜜》的开局剧情当中,可谓是喜感十足,在自家的咖啡店里,真的是爱憎分明,尤其是批评相亲女过分功利,打着男方房产如意算盘的桥段,能够让观众对这个角色情感认同并且忍俊不禁 。梅姨角色,简直就是当代女侠式的性格 。然而,在这种爱憎分明的性格背后,观众又看到了一位老人的晚年丧子之痛 。
乃至于骗子打入电话,以老人儿子前女友的名义行骗的时候,梅姨竟然真的要上当受骗了 。当观众都在为梅姨着急的时候,乔梁导演却带给了观众另一种剧情与思考 。梅姨和“骗子”通电话,诉说自己的丧子之痛,但同时也表示,对方知道自己儿子的很多事情,一定是儿子的朋友 。他这么来骗自己,也一定是生活上遇到了难处,梅姨希望能够帮助这个遇到难处的小伙子 。这段颇具乔式美学的戏份,传达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老人的一份温情,更是老人面对晚年“无亲无故”之后的另一种人生直面 。这是经历过思考之后的温情,是人生更为坚定的前行动力 。
当老闺蜜们又自发地凑在一起,一早一晚到梅姨的咖啡馆小聚的时候,我们似乎更能明白乔梁导演的良苦用心了 。《老闺蜜》毫不回避老年人要面对的最苦楚的问题,老之将至,甚至于晚年无后,但这些并不能让老人们以晚年凄凉收场 。相反,几位老闺蜜凑在一起,携手前行,反倒是实现了人生真正的乐观与年轻态 。乔梁导演通过观众可以共情的故事内容,带领大家实现了一种哲学和美学高度上的重新思考 。

《老闺蜜》讲了什么故事 剧集口碑怎么样

文章插图
再说潘虹老师带来的艾琳角色 。这个角色,一出场,就是时尚气息满满的,不仅组建着老年模特队,而且自己就是时尚达人,有着非常高端的审美品位 。这个角色,是对老年人的最好诠释,谁说老年人没有高级审美了,谁说老年人的品味就不如青年了 。从剧情传播学的角度讲,艾琳这个角色,是可以促发更多的老年人效仿的,大家也可以成为时尚的弄潮儿 。至少,大家敢于穿出自己喜欢的、颜色亮丽的衣服来,而不仅仅是把自己禁锢在所谓的“老年黑色”当中 。
而《老闺蜜》当中的艾琳,又不仅仅局限于这种表面的时尚当中,相反,乔梁导演通过剧情内容,带领观众进入到更多的“真相”当中 。最时尚的老太太,竟然需要在商超购买尿不湿,并在卫生间里更换,才能维持自己的这种时尚感 。时尚模特队的领头人,竟然身患癌症,需要化疗 。躺在病床上的人,还如何与时尚相互联系?病痛是老年人无法回避的问题,《老闺蜜》并未简单歌咏老年人的时尚,而是把时尚的老年人放到了必然面对的困境当中,通过老闺蜜们的相互扶持,实现了另一种更为坚定乐观的时尚感 。甚至可以说,时尚可以战胜病痛,它本身就是一种笑对人生的老年态度 。乔梁导演在这一层面上的乔式美学,非常高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