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习俗以及月饼由来 月饼的来历

月饼的来历(中秋节的习俗以及月饼由来)中 秋节中秋节快乐嫦娥奔月月饼起义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中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

中秋节的习俗以及月饼由来 月饼的来历

文章插图
那么,简单说一下这些习俗的用意?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赏桂花,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饮桂花酒,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习俗 。
中秋节的习俗以及月饼由来 月饼的来历

文章插图
而月饼的由来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就是“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是远古时候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的妻子 。当时十日齐出,非常炎热,庄稼都给晒焦了,给神州大地带来了巨大的恐怖和灾害 。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九日,留下一个太阳,人们终于得以正常生活,后羿因此为天下人所敬慕 。他听说昆仑山西王母那里有种“不死药”,这种药,一人吃了可以升天成仙,两个人分吃了,就可以长生不老 。于是,他跋山涉水,前往讨取,终于得到 。
中秋节的习俗以及月饼由来 月饼的来历

文章插图
后羿与嫦娥夫妻恩爱,他舍不得心爱的妻子,也舍不得众乡亲,不愿意一个人上天成仙,就把药带回家交给了嫦娥保存 。后羿有个叫逢蒙的徒弟,是个奸佞小人,在八月十五趁后羿出猎,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为使不死药不落入坏人手中,便一口吞了下去 。不料吞下药后,她身轻如燕的不由自己地飞上了月宫 。后羿便在院子里设下供案,摆上瓜果食品,对月遥念嫦娥 。人们也纷纷仿效,以后年年如此,于是便形成了八月十五这个节日 。再就是“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愿忍受元朝统治阶级残酷的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的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了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给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晚上,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地连忙传下了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就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日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的越来越精细,品种也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