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与恶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鱿鱼游戏

鱿鱼游戏(普通人与恶的距离 , 究竟有多远) 最近 , 韩剧《鱿鱼游戏》成了爆款 。为何这部剧会爆火呢? 它虚构了一个封闭环境中的比赛系统 , 乍看是对“一二三木头人”、拔河、打弹珠等童年游戏的复刻 , 实际上这个比赛系统却借此进行了残酷的杀戮竞赛 。

普通人与恶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鱿鱼游戏

文章插图
《鱿鱼游戏》剧照 。于是我们看到 , 每一个像主角成奇勋这样的小人物刚开始都是抱着半好奇半侥幸的心态参与的 , 可是加入比赛系统后 , 逐渐做出种种违反道德、背离伦理的举动 。例如 , 骗朋友去送死 , 欺负病弱的老人 , 甚至亲自将深爱的妻子推向绝路...... 有时 , 系统的规则也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惨剧 。比如在赛前默许乃至鼓励参赛者互相残杀 , 先淘汰掉其中的弱者 , 因为他们不适应之后的比赛 。这显然就有纳粹暴行的影子 。诸如此类的剧情盖过了故事中闪现过的温情与关怀 , 令观众在震惊之余不免也反躬自省 , 思考为什么普通人会配合系统 , 制造出这样的邪恶 。也让普通人再次反思:我们与恶的距离 , 究竟有多远? 撰文 | 张哲 01 “路西法实验”的启示 好学生也可能变身恶魔 对于邪恶 , 人们往往较少深思 , 因为它离日常生活似乎很远 。什么是邪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为之下的定义是:“建立于涉及伤害、虐待、命令、缺乏人性、毁灭无辜他者的刻意行为 , 或是使用权威、系统力量鼓励且允许他人这么做 , 并从中取得利益 。” 为了“探索人类本质的黑暗面” , 津巴多设计了极具争议性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把一幢教学楼改造成监狱 , 并让学生志愿者分别扮演狱警与囚犯 。三十多年后 , 在《路西法效应》一书中 , 津巴多还原并剖析了整个实验 。
普通人与恶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鱿鱼游戏

文章插图
《路西法效应》 , 作者: [美] 菲利普·津巴多 , 译者: /  , 版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10月 原来当时让他深感吃惊的是 , 预计两周的实验进程还不到一半 , 事态已经接近失控 , 出现了严重的霸凌、虐待等现象 。原本崇尚“爱与和平”的学生 , 一旦被赋予狱警的身份 , 纷纷变成残暴的恶魔 , 以至于实验不得不提前终止 。而那些被分到犯人角色的学生 , 刚开始还不甚情愿 , 很快便顺从地融入角色 , 不再反抗他们被命令去做的事情 。这一实验结果使津巴多把焦点指向更深层次的问题 , 即人类历史上为何会出现纳粹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卢旺达大屠杀等暴行 。他总结道 , 邪恶并不是某些坏人或暴君的专利 , 恶劣的环境会产生潜在危害 , 能够让好人们做出有违本性的病态行为 。“无论人类曾犯下多么恐怖的暴行 , 只要处在错误的情境中 , 这些行为就有可能出现在我们任何人身上 。”
普通人与恶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鱿鱼游戏

文章插图
《蝇王》 , 作者: (英) 戈尔丁 , 译者:  ,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7月 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蝇王》早已设想过 ,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 , 即使一群儿童也可能建立起惊人的暴政 , 乃至残忍地杀死同伴 。类似地 , 津巴多也毫不客气地指出 , 纳粹大屠杀完全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 , 我们看似和蔼的邻居也有可能成为杀人狂 。然而“恶劣的环境”并非从天而降 。它是如何生成的?或者 , 用津巴多的话来说 , “谁有权力规划设计出这个行为环境 , 并且用特殊方式维持它的运作?”在《鱿鱼游戏》中 , 系统的幕后黑手是看透人性幽暗的财阀 , 以及有着病态爱好的全球权贵——他们头戴面具 , 在酒池肉林中欣赏杀戮 。这样的设定过于简单和脸谱化 , 也许便于普通观众理解剧情 , 却无益于深入揭示主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