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待流行语频频出现这一现象

中学生们的流行语是他们自己的语言
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流行语意味着他们的“潜规则”
叛逆期的他们尽量不让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
而过了这一时期,他们会更多的关注朋友的交流而不是流行什么话 。
所以不用管,学校里面肯定要有一些语言代表着超出字面的意思的 。这些语言带给他们快乐和成长,是现代社会中成长不可缺少的的一个部分 。
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我也真是醉了””没谁了你好
这个就是一个网络流行语
多种含义
讽刺队友的失常行为,比如这个LION竟然大小兵 我真是醉了
掩饰自己的失误
看到奇葩行为无奈的感叹
可以当他在骂你的样子来解释,比如你发一张特别丑的照片过去,对方若是说“也是醉了”,说明他在嘲讽你,一种异样的理解,来呵呵你一脸翔的意思差不多
意思就是表示此人也与你或者其他人一样、喝醉了其他人或许是别人认为他醉了、但是此人是自己通过语言表示来表示自己醉了
该怎么看待网络语言?七年前我是一个重度网络语言使用者 。我和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结婚了)是网上认识的,所以大家平时聊天也是用这种语言 。但是感觉越来越不对劲 。忽然有一天,他对我说:以后我们不用这些别字了吧 。我赶紧回答:好 。
后来我们异国了三年,可以想象这三年里面我们在聊天窗口里打了多少字 。除了偶尔图新鲜用用,很少形成习惯 。确实如@经雷 所说的,网络语言的表达能力很贫乏 。因为它的出现就代表了它的普适性和高效性(比如一个“屌丝”,有很多内涵),而又因为普适和高效,它越是流行,越是难以传达微妙的事物 。而且语言是会影响思维的,语言本身又代表了语境 。所以,用网络语言越多,越是容易把自己置于那个肤浅的、低俗的、愤世嫉俗的、玩世不恭的、哗众取宠的网络大环境中 。我还认为,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和语言能力相关联的 。这代表了很多层面 。其中一个就是语言的“一致性” 。为什么《人民日报》用网络语言会让人诟病?因为它破坏了大家对该报的一贯印象和想象 。如同故宫里的星巴克,使人的思古幽情荡然无存(星巴克是否有权这么做是另一个问题) 。武侠风格的《哈利波特》也是个例子[1] 。而且,网络语言本身是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产物,但普遍使用之后,它破坏了人们的想象空间;甚至由于过度使用,连其本身所代表的意象都被忽视了 。比如“雷到”,本来是很形象的一个表示震惊的词,但难道大家每次使用都会脑补被雷劈中的样子?如果不用“雷到”,是不是会有更多方式可以表达不同类型的震惊?学过中小学语文的应该还记得“缩句”,被压缩后的句子是多么的枯燥啊!比如我冷得不由自住地打哆嗦,好像有一双巨手在拼命摇晃我——缩句为“我冷” 。“雷到”也有类似的效果 。
我当然不是说网络语言是糟粕或是低级趣味,也不是自诩阳春白雪 。网络流行文化有它本身的价值 。但它过于娱乐化了 。它可以用来促进社交,快速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它不能使交流深入下去,到达思想的层面;它可以用来作为调剂,释放压力或带来快感,但是它不能有助于你感到真正的充实和满足 。打个比方吧,网络语言像云霄飞车,你会被带得很高,感觉刺激和快乐;但其实你对它缺乏掌控,而且很快会回到地面,除了“我也玩过”之外说不出更多 。养成好的语言习惯如同攀山,不那么容易,但每一步有每一步的风景 。你和一起攀登的伙伴可以分享的,更为丰富和有趣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