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职业化管理值得借鉴 带动联赛倒逼足协改革


广州恒大的成功 , 是“高投入带来高效益”的典范;广州恒大的成功 , 更是职业化管理和运作体系的胜利 。广州恒大的“鲶鱼效应”刺激着中超同行 , 吹响了中国足球改革的号角 。
问鼎亚冠之后 , 广州恒大队又有了更高追求 , 将目光投向12月在摩洛哥举行的世俱杯 , 期待着与德国豪门球队拜仁慕尼黑队过招 。也许 , 在不远的将来 , 世俱杯还会在广州举行 。现在的中国足球舞台 , 广州恒大总会第一个做出让人惊讶的新动作 。广州恒大的横空出世 , 像“鲶鱼效应”一般搅动了中超的一潭池水 , 改变着中国足球旧有的规则和玩法 。如今 , 突破已经由广州恒大率先发起并完成 , 而中国足球圈若想在解构与重组之后达成一种新的平衡 , 绝非只靠恒大一家的努力就能完成 。模式难以复制管理值得借鉴恒大不光是靠砸钱 , 而是在创造一种管理方式 。这种模式短时间里收到了效果 , 但仍还有不少方面需要完善11月9日的亚冠决赛次回合比赛 , 众多中超俱乐部的投资人和总经理都到现场观看了比赛 。在对广州恒大队送上祝贺的同时 , 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 , 恒大俱乐部这种成功的模式“难以复制” 。在超级资本的支撑下 , 广州恒大俱乐部在成绩上得到了与投入和期待相符的产出 , 但这种方式难以有效推广与复制 。持续稳定的投入 , 仍是众多俱乐部追求的发展模式 。不过 , 重金打造的华丽阵容背后 , 广州恒大俱乐部依靠的是一整套职业化管理和运作体系 , 带动了球队整体实力的提高 。中超其他俱乐部在对恒大“高投入、大手笔”的做法望而兴叹的同时 , 不妨借鉴其科学的管理方式 。在俱乐部管理上 , 恒大没有套用任何中国俱乐部的模式或经验 , 而是大胆将欧洲俱乐部的管理运营方式移植过来 , 奖惩制度、评价体系、管理模式等的建立也打破了国内俱乐部的窠臼 , 短时间便收到了效果 。足坛名宿金志扬说:“恒大不光是靠砸钱 , 而是在创造一种管理方式 。”北京欧迅体育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朱晓东认为 , 广州恒大在细节上已经有了欧洲球队的味道:“球队服务人员非常多 , 管理很职业 。球员可以只带私人用品到球场 , 其他物品全部有人负责打理 , 比赛结束后球员就可以直奔机场 , 有种欧洲职业队伍的感觉 。这样的管理水平 , 在中超还属于凤毛麟角 。”广州恒大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三四年里取得成功 , 采用的是现代企业化的管理运作方式 , 这足以证明这种管理模式要优于行政管理模式和国企管理模式 。但这并不表示广州恒大已经完美无缺 , 以“职业足球”的角度衡量 , 仍还有不少方面需要完善 。恒大还需要一座属于俱乐部的专业足球场 , 这也是得以承办世俱杯的先决条件 。此外 , 虽然现在的天河体育场已经被球迷染成一片红色 , 但在用胜利聚拢人气的同时 , 俱乐部依然需要将足球文化融入球迷的血液之中 。发展模式求变培养后备补强恒大俱乐部草创阶段的高投入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通过青训体系形成“造血”机制 , 方是打造豪门的长久之计恒大在实现火箭式蹿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 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高投入能否持久?对此 , 恒大高层曾坦言 , 俱乐部草创阶段的高投入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规划中 , 恒大有着不同阶段的目标 , 夺取亚冠只是短期内的目标 , 中期目标是 , 再用5至8年的时间 , 逐渐弱化球队中外援的作用 , 通过对本土球员的培养和引进 , 让恒大队逐渐成为一支以内援为主导的国内强队 。长期目标则是 , 用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 通过恒大足校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 组成球队的中坚力量 。由此 , 位于广东清远市郊外的恒大皇马足球学校无疑成为许家印足球版图中最重要的一块 。按照他的设想 , 这将是未来足球明星的制造基地 。足校依然沿用恒大惯有的“高端”路线 , 与世界顶级的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合办 , 青训基本借鉴皇马的足球训练体系 。一切与足球相关的训练计划全部由皇马教练负责制定 , 中方教练可以提供意见和想法 , 但没有决定权 。在这里 , 存在许多与传统中国体校截然不同的训练方式 , 比如说 , 所有学员每周训练4次 , 每次仅仅一个到一个半小时 , 周末比赛 。“恒大足校的培养方式比以前好些 , 特别是他们重视了训练与教育的结合 , ”金志扬说 , 不过他认为 , 足校刚刚成立两年 , 时间尚短 , 对于足校的青少年培养体系 , 以及恒大未来走势的影响 , 尚无法得出结论 。不过 , 外界对于恒大足校仍存在不少质疑 , 其中的焦点问题就是皇马给这个足校带来的“是一张皮还是一个灵魂” 。有人认为 , 足校的形式依然是将孩子“圈养”起来 , 时间久了难免会重走体校的老路 。中国足协教练委员会一位成员表示:“目前中国的职业俱乐部都无法形成自我造血的机制 , 所以和欧洲的俱乐部很不一样 。希望恒大的投入更科学 , 更着眼未来 , 不要昙花一现 。”带动联赛提升倒逼足协改革韩国K联赛有四五支球队实力等同于首尔FC队 , 折射出中超与韩国联赛的差距 。从“恒大现象”中得到怎样的启发 , 是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命题亚冠决赛结束后 , 广州恒大队的对手首尔FC队并不服气 , 因为在两回合的比赛中 , 恒大队并未获胜 , 而是依靠客场进球的优势才如愿捧杯 。如果将中超联赛和韩国K联赛横向比较 , 中国足球也确实没有过于骄傲的资本 , 因为恒大队在国内联赛一枝独秀的同时 , 韩国联赛至少有四五支球队具备与首尔FC队同等的实力 。“恒大的一次夺冠 , 不会改变中国足球太多” , 这样的说法在圈内已经被默认 , 折射出了目前中国足球深陷的尴尬境地 。对恒大队而言 , 未来还想再称霸亚洲 , 只靠现有球员和阵容是远远不够的 , 而是需要建立自己的体系 , 形成持续的战斗力 。与K联赛整体实力的差距 , 也给其他中超球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近年来的中超联赛中 , 恒大俱乐部一直被视作“异类” , 对于中超联赛的拉动和打压同时存在 。恒大的成功无疑刺激了整个联赛 , 拉动了票房 , 也带动了其他俱乐部的投入 , 让联赛更加精彩好看;但恒大队的一枝独秀也让比赛失去了悬念 , 对联赛造成伤害 。朱晓东表示 , 对于恒大队的成功 , 中国足协和中超联赛要有清醒的认识 , 需要制定一些防范措施 , “恒大这么做没有什么错 , 但对于联赛的整体而言 , 应该有危机感存在 。联赛是由众多球队组成的共同体 , 在照顾豪门利益的同时 , 也要倾听中小球会的诉求 。”北京万国群星足球俱乐部董事长、旅居中国多年的英国人罗文表示 , 类似恒大现象 , 在英国和西班牙的联赛中也同样存在 , 但不是特别明显 , “因为谁都没有那么多钱 , 能把欧洲最好的球员挖到一个俱乐部 。我觉得联赛的健康发展还要依靠政府、足协来维护足球市场 , 否则市场就会遭到破坏” 。无论未来怎样 , 恒大的横空出世让一度陷入低谷的中超联赛重新焕发了生机 。中国足球改革和俱乐部发展能从“恒大现象”中找到怎样的灵感和启发 , 是人们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广州恒大的一些做法显现出了对现有秩序的冲击 。有观点认为 , 俱乐部的管理体系正在刺痛足球管理部门 , 倒逼中国足球改革 。亚足联第一副主席、国际足联执委张吉龙表示 , 恒大的成绩应该让中国足球反思 , 让中国足球冷静下来 , 从而敲响中国足球改革的钟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