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斗牛节有哪些特点?


侗族斗牛节有哪些特点?

文章插图
 侗族  少数民族 
斗牛节是侗族同胞非常重视的节日 , 这个节日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牵着善斗的水牛来进行斗牛 。那么关于侗族的斗牛节有哪些特点 , 有哪些的特色文化 , 这些你都了解吗?你清楚多少呢?和小编来往下看看吧!
侗族斗牛节
"斗牛节” , 如果两头“牛王”久斗不分胜负 , 人们就用绳子拴住两头牛的脚 , 像拔河一样往后拉 , 结束它们的搏斗 , 算是平局 。如果一方输了 , 他们的彩旗就会被对方的姑娘们全部夺去 。他们需要通过赎旗礼和对歌的方式才能赎回 。得胜的“牛王”被披上红布 , 以示庆贺 。
活动意义
斗牛活动能培养人们不畏艰险 , 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
侗家人喜欢斗牛为乐 , 多在春秋之季进行 。虽然同是两牛相斗 , 但南北侗乡礼仪各异 , 这些不同的仪式都留下了古代征战的遗迹 。
南部斗牛节
南部地区每年农历二月、三月或八、九月逢“亥”那天为斗牛节 。在这之前 , 后生们吹笙到外寨邀战 。准备参战的牛王圈前 , 人们鸣锣吹笙放炮 , 生食鱼食祭祀通宵达旦 。亥日的斗牛场上人山人海;牛王营地里 , 旌旗环绕、戒备森严 。有若古代将军布阵 。
斗牛前 , 由德高望重的寨老《斗牛词》 , 宣布斗牛规矩 。午时许 , 斗牛队伍轮流入场示威:手舞写着牛王美称的“码牌”者在前开道 , 鸣锣鼓芦笙者随之;刀斧手举着金瓜银斧 , 寨老着古装持伞以护圣母英灵 , 后面的人群举着旌旗簇拥着牛王在炮声中入场 。牛王头镶铁角、身罩红缎;背插令旗鹤尾 , 几个后生牵牛着在乐声和欢呼声中入场 。人们护着牛王绕场三圈 , 高呼不止 。这种仪俗称“踩堂” 。踩堂完毕 , 斗牛便正式开始了 。若是一方败了 , 姑娘们就跑去将“败将”的旌旗夺去 , 接着是胜利者以骄傲的姿态再次入场示威 。待约定的牛王都斗过 , 斗牛也就结束了 。几天后姑娘们送还败者战旗 , 受到小伙子们盛情的款待 , 并陪着他们唱对歌 , 临别奏笙欢送 , 还赠赎旗彩礼 。相传 , 古时候人们种稻插秧 , 不会移栽 。后来有两种水牛跑到秧田里打起架来 , 将秧田踩坏 , 主人没法 , 只有从较密的田里移出一些秧来插满 , 后来 , 这块田丰收了 。人们从此学会了插秧 。为纪念这一农活上的大事 , 人们牵来两牛相斗 , 从此相沿成习 。
发展情况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 , 也存在着斗牛这样的运动 , 主要存在在牧区 。如云贵地区的苗族和侗族均有斗牛习俗 , 当中贵州省的开阳县3月也会举行斗牛节 , 山头上涌满围观的热闹人群 。在浙江金华也有斗牛的习俗 。金华斗牛是牛与牛相斗 , 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 , 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 。其场面之惊险、壮观 , 令人赞叹 。自1992年10月4日以来 , “金华斗牛”于每年重阳节隆重开角 , 并伴有斗牛大奖赛 。金华斗牛始于赵宋明道年间 , 积习相沿 , 经久不衰 。建国后 , 一度停止 , 1985年4月 , 金华市在湖海塘畔重建斗牛场 , 占地十四亩 , 于1986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 。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来斗牛场拍片 , 把金华斗牛搬上了银幕 。一年后 , 因收不敷支 , 于1987年7月关闭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